在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质量发展”成为高频词出现了30多处。 5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 切实担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四川使命”作介绍。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谈到四川是如何抓高质量发展问题时表示,四川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不放,坚持科技、产业、教育、人才一体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据国新网

黄强说,在思想认识上,四川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红绿灯”,发展必须是、也只能是高质量发展。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要求全省各地“比一比、赛一赛高质量发展的真成绩”。而在工作抓法上,四川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不放,坚持科技、产业、教育、人才一体推进。

“四川创新资源丰富,但仍然存在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的现象。怎么样破解这个难题呢?我们以企业为主体,牵头组建了技术创新中心或者创新联合体,让实验室牵手生产线,大力鼓励、激励、包容颠覆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在重视从0到1创新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原点突破式创新,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黄强介绍说,比如,重型燃气轮机是很多大国重器的“心脏”,东方电气集团13年磨一剑,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机轮机投入商用,打破国外垄断,被媒体誉为中国“争气机”。目前,已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绿氢、钒钛、人形机器人等7个创新联合体,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了多个重要产品。

黄强介绍说,在突破口上,四川坚持以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工作推不动要靠创新,创新推不动就必须靠改革。四川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小切口、大纵深,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争取最大的效果。比如,川藏铁路是人类历史上难度最大的铁路工程,正在建设的雅安至林芝段要穿过7条河流、8座山峰、200多个活动断裂带,可以说是在崇山峻岭中修建“巨型过山车”。四川探索打造新型举国体制“试验田”,由企业和地方共建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把不同体制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已经和正在攻克这一世纪工程的世界性难题。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北京报道

编辑 郭庄 责编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