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辉,来,干一杯!”

说着,邓小平举着酒杯和刘明辉碰了一个。

就在前不久,时任重庆公安局局长的刘明辉和同志们破获了数起特务案,还了重庆一个朗朗乾坤。

刘明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春节(1951年),西南局在范庄机关礼堂举行春节团拜会,邓小平亲自向刘明辉祝酒,当众称赞他:

“你把乱糟糟的重庆治理的很不错嘛!”

刘明辉何止将重庆治理的很不错,之后任云南省副省长、省长后,将云南治理的也很不错,留下了一桩桩佳话。

说起这位云南的老省长,可谓传奇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长征锤炼革命意志

20岁的国务委员?恐怕没几个人见过。

刘明辉20岁所任职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就相当于国务委员。虽然比不上“娃娃司令”萧华,却也算得上年轻有为。

当然,这也离不开他参加革命早、入党早。

16岁那年,他就加入了共青团,在当地配合红军闹革命。

那时候江西闹革命闹得厉害,素有“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之说,出生于江西东南部一个小村庄的他,小时候就耳濡目染。

土地革命时期,几乎中共党内所有的重要人物、重大活动都聚集在江西,“星星燎原之火”就是从这里点燃。

江西,是那个时代中共掀起红色风暴的政治主舞台!

刘明辉,在红色风暴中走上了革命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岁那年(1933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有三年斗争经验的他,入伍后被分配到红五军团(铁流后卫),任连指导员。

同时,他还有一个秘密任务——兼做保卫工作。当时苏区被敌人渗透,加上部分人意志不坚定,保卫工作很有必要。

鉴于这一任务的特殊性,身负保卫工作的同志都有一层伪装,其次政治觉悟上都必须可靠,16岁就加入共青团的他深的组织信任。也是这段经历,为其之后在重庆“肃特”打下夯实基础,从此与保卫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1934年1月,中央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会上年仅20岁的刘明辉,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苏区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时,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迫于局势需要,部队必须立刻进行转移。

10月,他随中央红军参加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后来刘明辉回忆起长征岁月,颇为感慨的说:“那真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长征路上有太多战友牺牲,他始终记得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每一件事,让他印象最难忘的,当属湘江之战。

他曾评价湘江之战,如是说道:“湘江血战,慷慨悲壮!”

长征开始后,战士们不分昼夜行军,疲倦异常,敌人又紧追不舍。接连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来到了湘江边——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

湘江战役,关乎中央红军存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为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集中16个师合计77个团,另电令桂军、粤军、黔军阻击,总兵力近30万,而中央红军仅8万多人。

加之博古、李德一昧主张避战,只为和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罔顾国军在湘江布置的天罗地网。

为强渡湘江,刘明辉所在的红五军团、红三军团第五师等部队负责阻击来犯之敌,其中红五军团除负责阻击之外,还负责殿后。

全体红军将士为掩护中央渡过湘江,俱都展现出慷慨莫名、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与敌在湘江边展开了五天五夜的血战!

仅此一战之后,8万中央红军锐减至三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成功渡过湘江,但敌军穷追不舍,部队先后经历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翻越夹金山、过草地,才得以完成会师。

此时江西出发的中央红军,仅剩下三万多人(长征途中补充兵员后)。

无数战士牺牲在长征路上,刘明辉活了下来!

长征,锤炼了他的革命意志。一如他所说:

“长征之所以能胜利,靠的是长征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精神,自此成为刘明辉人生中的一大注脚。无论今后遇到多少困难,他总会回想起那段岁月。

过草地时,战士们挖野菜、吃草根。

翻雪山时,雪海茫茫,战士们靠意志战胜了大山。

四渡赤水时,前途渺茫,战士们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对共产主义革命理想抱着崇高敬意,最终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正因战胜了一个个看似无法跨越的困难,成就了百折不挠的刘明辉和万千革命先辈,让他们能一往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重庆“肃特”,执着人生

全面抗战爆发后,刘明辉在129师任职。

那段太行山区艰苦的抗日岁月,自然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值得一提的是,他基本担负着“保卫工作”。

1938年至1939年,担任锄奸科科长。

1939年至到1940年,在山西行署路东办事处公安处工作。

1940年至1943年,担任冀南军区锄奸保卫部部长。

1943年至1945年,在北方局党校学习后,依旧从事甄别工作。

虽然多以“保卫工作”为主,还是经历了侵华日军的“扫荡”、“合围”,参加过“百团大战”等诸多战役。

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的工作经验累计,使得刘明辉在保卫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是一名“老公安”。

抗战结束后,他基本都在第二野战军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是刘伯承,邓小平为政治委员,早年在129师工作的刘明辉,和邓小平算是老上下级关系。

在老领导的指挥下,刘明辉先后参加了邯郸、平汉、陇海等多个战役,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做出了贡献。

他这一段时期的人生轨迹,基本围绕全国解放事业展开,虽及不上长征时期波澜壮阔,也是一幅壮丽诗歌。

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后,刘明辉迎来了人生新的篇章。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作为国民党抗战时期的陪都、解放时期的后方大本营,解放后依旧残留有大量国民党势力,如部分负隅顽抗的小股国军、土匪以及大量特务,当真是乱糟糟的一团,急需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

早年就一直从事保卫工作的刘明辉,显然很适合重庆公安局局长这一职位。赴任公安局局长后,他直接来了一手“欲擒故纵”——除个别有确凿材料的重要分子,一般的非现行犯不予逮捕,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1、麻痹敌人,掌握主动。

2、避免乱捕乱抓,冤枉了好人。

同时,他还在公安局成立了情报委员会,吸纳部分投降的特务、普通民众,织就一张覆盖整个重庆的情报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重庆共设20个公安分局,并在公安分局基础上,建立了100多个派出所,再辅以情报网,潜伏在重庆的特务基本无处遁形。

公安局仅仅成立半个月,就抓获了29名特务。

不过抓的都是“小鱼小虾”,刘明辉还未“撒开大网捕鱼”,一直在等待最佳的时机,必将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这是他这些年从事保卫工作的经验,从不急功近利,静静等待猎物上钩。许是觉得重庆公安局刚刚成立,潜伏在重庆的特务们并未察觉到半点危险,频繁活动,素不知重庆正在酝酿一场“大行动”。

1950年1月18日凌晨,市公安局和部队突然出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行动共有1万多人(公安局干警、部队军人)参加,进行大逮捕。他们拿着名单上门抓人,等特务、土匪、帮会头目反应过来,才惊觉这位新上任的重庆市公安局局长一直都在藏拙。

他不是找不出潜伏下来的特务,而是准备一网打尽!

从凌晨到中午,1300多人被捕,其中包括周特生、吴人初、谢雨樵等,收缴了一大批电台、手枪、黄金。

原本乱糟糟的重庆,经此一役后,表面上平稳了许多,实际还是有一批特务隐藏在暗处,这批特务藏得更深。

要想逮住这群特务、匪徒,还真需费些功夫。

不过在刘明辉这个“老公安”这里,倒也不是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日上午抓了一批匪徒后,下午电影院、戏院、茶馆等场所也就正常营业了。这不免让未被捕那群匪徒暗自庆幸,认为刘明辉不过如此,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不过是刘明辉在引蛇出洞,只为让剩下的特务露出破绽。

第二天,重庆公安局又开展了一次大抓捕。

这一次共抓到特务、匪徒四百多人,基本肃清了浮在表面上的“鱼”。

经过多次抓捕、日常行动,乱糟糟的重庆局势基本稳定下来。

1951年春节,西南局在范庄机关礼堂举行春节团拜会。

会上,每个人都洋溢着笑容。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肃清,重庆局势总算稳定下来,接管工作顺利完成,也建立了革命新秩序,与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功不可没。不时,邓小平亲自向刘明辉祝酒,当众称赞他:

“你把乱糟糟的重庆治理的很不错嘛!”

确实,重庆的一片清明有刘明辉的一份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扎根云南,成就伟大

“来,干一杯!”

喝完一杯酒,继续向前行。

1954年9月,刘明辉被调到云南工作。

刚到云南,他依旧担任省公安厅厅长。相较于重庆,彼时云南局势更不乐观,除大批特务、匪徒之外,边境也不安定。加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协调,开展工作并不顺利。可自从来到这片土地,他就深爱上了这里,决心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挚爱的云南。

1955年2月,他担任云南省副省长。

这一干,就是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就是人民过得有些苦。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亲自走访各地,与当地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

其实也能理解,刘明辉出生于江西一贫苦家庭,16岁参加革命之后,一心只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是在重庆工作过一段时间,才来到好山好水的云南。常言“云贵川是一家”,可云南终究有所不同。

西南边陲、多个民族,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团结各民族、维护边疆稳定等,都需要付出一定精力。

在这里所遇到的困难、艰险,更加让他充满斗志。他希望能让云南人民摆脱贫穷,过上幸福日子。

刘明辉在云南工作数十年时间里,为云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都做出了不小努力和重要贡献。

1979年,他升任云南省省长。

这一年,刘明辉6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在副省长干了24年,如今又成为省长,内心的斗志依旧不曾熄灭。

一如既往,他为云南奋斗着。

那几年,云南处境并不好,云南南部时常遭到越军侵扰,边境人民的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还需要发展经济。

一应重担落在刘明辉身上,可想他的压力。也是如此,他那些年所作努力被云南人民看在眼里,深受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尊敬和爱戴。

1997年9月,他走下岗位、离职休养。

已经八十三岁高龄的他,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可他总是闲不住,放不下云南人民。哪怕年事已高,依旧坚持学习和工作。

那几年,刘明辉但凡身体不错,就会下到基层去调研,询问人民的具体需求,并及时反馈给云南省委。

除此之外,他还致力于推进贫困地区发展、促进边疆稳定。一如前面所说:

“刘明辉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16岁参加革命、19岁加入红军以来,他这一路历经艰辛、遇到过各种困难,始终将人民和党放在最前面。这也是他能得到党和人民极高评价的原因,只因其是一名身怀高尚情操的共产主义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