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景宜人的美兰湖畔,正吸引越来越多创新药巨头进驻。

商贾云集、百业汇聚,位于上海西北角的宝山区罗店镇,素有"金罗店"之称。商贸的繁荣兴盛,部分归功于其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地处上海市嘉定区与宝山区、江苏省太仓市的交界处。这座拥有700余年历史的古镇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内涵。

解放上海战役中,罗店也是战地之一。当年鏖战急,今朝建设新。75年过去,当年英雄们曾以生命护佑过的这片土地,已然旧貌换新颜,焕发新的生机。

曾经的商贸重镇,正加快转型为创新药孵化地。以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为核心载体,宝济、朝晖等一众行业巨头纷纷在此落子布局,加速孕育发展新动能。曾经的深厚积淀,延绵为古镇独有的文化脉络。龙船、彩灯、民俗画、鱼圆等一众非遗技艺,点亮了古镇艺术群落。曾经的"三湾九巷十八弄",更迭为"三湾九巷十八楼"。浓郁的江南水乡邻里情又有了崭新气象。

迈步新征程,这座百年古镇立足深厚文化基底,积极抢抓机遇、转型升级、突围起势。

生逢其时的创新药

"罗店镇的转型发展,精准契合着整座城市的发展步调。"谈及古镇的转型之路,罗店镇党委书记王伟杰这样感慨。

时光回溯至2000年,上海启动"一城九镇"建设,罗店镇榜上有名。自此,一片农田、废弃工厂之上,一座约6.8平方公里的环湖新镇逐步成型。然而在实践中,新镇建设也遇上了不少"成长的烦恼"。比如,最初设计时主打"生态+低密度"元素,推进中却在一定程度上遭遇掣肘。相关负责人剖析,未能引进"叫得响"的产业是主要原因。放眼全市,现代化产业种类繁多,要结合自身优势,立足长远谋布新兴产业赛道,选择尤为关键。

此时,恰逢全市层面评定市级特色产业园区,转型需求迫切的罗店镇主动请缨,希望以罗店工业园区的提质升级为契机,探索建设"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如今回看,当初这一决定,魄力十足。彼时,张江科学城的新药研发如日中天,长三角地区更有苏州等一批后起之秀。罗店镇如何"后来者居上"?

经过翔实走访调研,相关负责人认为,发力创新药,罗店镇仍有文章可做。毗邻市中心、拥有大片工业用地、周边居住空间兼具差异化和品质化……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罗店镇已积攒了诸多独特优势。基于这些优点组合成的综合成本,成为不少创新药巨头难以拒绝的理由。

为吸引更多有潜力的创新药企业,在罗店镇积极推动下,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进行了专业配套的升级迭代。从蒸汽、电力到排污排放,无需企业操心,均可"拎包入住"。同时,用足用好"单栋验收"等优惠政策,为企业投产上市抢抓时间窗口。

从"好项目不缺土地"到"好项目不缺载体",两字之差,映射出罗店镇服务理念的进阶升级,也为其积淀了扎实的后发优势。

这一步,罗店镇瞄准了新风口、踩准了"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发展步调。优卡迪、药康生物等众多生物医药领域"隐形冠军"纷至沓来。开园4年多,如今,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真正融入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成为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驻罗店镇的惠永药研综合研发实验室。

传承出新的非遗技艺

经济产业突围,罗店也不断深耕传统文化,进一步出圈出新。春有花神秋有画、夏有龙船冬有灯,一语道出百年古镇的"文化四季"。

龙船、彩灯、民俗画、鱼圆……历史积淀深厚、拥有诸多非遗技艺的罗店镇,近年坚持整体性保护利用,将非遗元素贯穿于传统佳节之中。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近在眼前,一年一度的罗店龙船节也将在美兰湖拉开序幕。

事实上,罗店镇水网密布、河道纵横、石桥众多,驾舟坐船曾是当地群众独有的出行方式。发达的水上交通和贸易,孕育了独特的龙船文化。罗店龙船素有"轻竞驶、重观赏"传统,尤其注重观赏性和表演性。

每年活动中,罗店龙船非遗传承人张国忠都是点睛之人。出生于造船世家的他,对龙船感情颇深,退休后主动参与龙船制作技艺的复兴工作。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张国忠有了工作室,罗店龙船也顺利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不只是龙船,从彩灯到鱼圆,分级分类的非遗文化保护机制,让更多拥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有了后继之人。

非遗技艺保护传承有了眉目,可相关表演展出仍停留于传统佳节。以非遗技艺传承为牵引,一场关于罗店古镇的改造升级被提上日程。在相关负责人看来,当下的城市更新已告别"大拆大建"模式,古镇特有的窄巷弄肌理是必须保留的烟火气。相较于古镇里的星巴克,市民游客更期待在古镇邂逅鱼圆、天花玉露霜等地道的本地美食。接下来,罗店镇将通过拓展古镇核心区、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商贸一体化发展等方式,做厚古镇的韵味。

基层大居的治理锦囊

今天的罗店镇居民,构成多样——除了本地村民,还有从市中心迁居而来的老人,更有打拼奋斗的年轻新市民……

这还要从多年前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说起。为解决常住人口居住问题,上海率先提出"大居"概念,可通俗理解为大型保障性住房基地。被选为本市大居之一的罗店镇,顺利完成了安置大量拆迁居民、动迁村民的历史使命。

动迁房、商品房混居,产业居住配套混杂……独特的空间规划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合理地平衡各类需求,罗店大居也由此真正实现了"内循环",摆脱了不少人起初担忧的"睡城"之困。

如果将空间规划视为硬设施,那么基层治理手势便是软服务。"软硬兼施",大居才能真正走向共治共享,让生活于此的人更有归属感。

坐落于罗店大居的宝欣苑三村是典型的观察样本。该小区目前入住849户,囊括经适房、动迁房、廉租房3种房屋类型。居民们来自五湖四海,经历、年龄各不相同,"同住一栋楼,相逢不点头"的情况曾经也很普遍。为此,社区居委会从居民兴趣出发,引入菌菇种植赛等互动活动。居民们经常交流种植心得、讨论社区环境可提升改造之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革发展,社区治理的难度、广度、复杂度进一步凸显,新的挑战和问题接踵而至。以大居社区共治实践为思路,罗店镇创新探索形成了治理锦囊"举手制"。通俗来说,以居民需求为核心完善"民提民评"闭环机制,健全"意见征集-举手立项-全程公开-监督评议"工作机制。其中,针对中期评估满意度较高的项目,还有望追加补贴,提升居民满意度、参与感。晾衣架安装、花园道路改造、充电桩安装等百余个民生关切的微改造项目就此提上日程,由此激发更多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截至目前,逾11万人次社区居民踊跃参与社区治理。

>>>链接

持续构建红色遗址联动保护格局

松柏青翠、丰碑矗立。宝山区烈士陵园内,一面英名墙上铭刻了为解放上海英勇牺牲的烈士和400多名宝山籍烈士的姓名。

作为解放上海战役战场之一的罗店镇,每年都会组织青年党员、青少年来此追忆寻访英烈事迹。在寻访者眼中,在这场艰苦战役中牺牲的英烈们是具象而鲜活的。从萌发初心到无惧牺牲,从与家人依依惜别到枪林弹雨中奋勇拼杀,英烈们的心路历程缓缓铺陈,让参观者更有代入感、沉浸感,深刻体悟"平凡而伟大"。

近年来,罗店镇坚持加强资源整合、梳理历史脉络,持续构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纪念设施、档案文献等联动保护利用格局,生动还原红色故事,让红色资源连点成线、集聚发力,将红色文化根植于市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心中。

一封红色家书、一堂红色现场课程、一场红色之旅……罗店镇将红色教育与青少年学习教育相结合,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小先生"等载体,通过现场教学、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充实丰富红色教育内容,增强红色教育的渗透性和感染力。"身边的英烈"不断启迪教育着青少年,并推动他们从红色文化的参与者、体验者转变为传承者、弘扬者。

烽火家书串联红色印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一封红色家书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思念。

罗店镇曾依托其线上平台用"微课堂"形式梳理烈士们的红色家书。他们之中,有人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书写人生最后的感怀;有人字迹工整有力,字里行间映射出对信仰的忠诚,对理想的坚守;还有人寥寥几笔,却饱含对亲人对家国的深情。

这些年代久远的家书已泛黄褪色,但字字滚烫、句句感人。后人仍能从字里行间"代入"英烈们当年面临的生死抉择和困顿煎熬。

用心用情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需要这些有内涵、有温度、有共鸣的红色故事。

以红色家书为始,罗店镇积极开展"红色家训"作品展示活动。从观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到分享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培养激励少年们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古镇漫步体悟红色脉络

多年来,宝山区委党史研究室、罗店镇党委政府等各方坚持收集历史资料。从烈士遗物到亲历者口述,从烈士子女回忆录到历史报刊记载……丰富翔实的红色史料还原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红色故事。挖掘史料外,联动保护更意在吸引市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走进红色场馆,寻访红色足迹,铭记红色传统。

一场行走的红色之旅,令来自陈伯吹中学的优秀少年团员、入团积极分子感慨不虚此行。这场红色研学活动中,学生们奔赴上海历史博物馆寻访红色印记。在讲解员生动鲜活的叙述中,博物馆变身党史"教室",学生们以"第一视角"感悟党的奋斗何其艰难、经验何其宝贵、精神何其崇高。

为持续提升红色教育的互动性,罗店镇充分挖掘梳理红色资源,做好联动联建联育。江南韵味十足的罗店古镇,曾藏着我党秘密联络点。四通八达的古街巷弄,革命先辈们一边开铺子做买卖,一边收集情报。革命青年们在此宣传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并建设发展党组织,这项艰巨而特殊的任务一直坚持到宝山解放。

隐蔽战线的红色资源,丰富完善了红色历史脉络,让广大市民游客通过城市漫步等互动融合形式,在行走中重温红色记忆。

当前,宝山区正以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在此契机下,散落于郊野乡村的红色资源有望深度串联。譬如,走出过部分革命烈士的毛家弄村,恰好处于"两镇八村蝴蝶兰片区"的枢纽位置,连接着罗店镇与月浦镇。接下来,将用好其区位优势,整合周边乡村资源,优化提升红色研学课程。

从纪念碑到陈列馆,守护好红色遗迹遗址,以更丰富立体的模样令参观者产生共鸣、认同,也在沉浸式红色寻访中感悟历史、比对今昔、接续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