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促推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为主题,发布第七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典型案例集中展示了人民法庭在促推婚姻家事纠纷特别是涉离婚、高额彩礼纠纷诉源治理,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实践与创新。

据了解,第七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的发布分为两次,25日发布的典型案例为第一批,共10件。典型案例均为最高法在各高级人民法院严格把关、认真推荐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选取的符合工作实际、体现诉源治理实效、具有可推广性的典型经验。

本批典型案例中,河北省承德县人民法院城关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构建起诉前、诉中、诉后调处闭环机制。2022年以来,法庭共受理婚姻家事纠纷554件,调解率达82.34%,上诉率仅0.9%,有执行内容的自动履行率达95%,一审收案连续两年同比下降超15%,特别是今年第一季度一审收案51件,较去年同期下降16.16%。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人民法院美岱召人民法庭通过转变司法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出“议、谈、调、讲、访”化解婚姻家事纠纷五言工作法,深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遏制辖区涉离婚、高额彩礼等纠纷的增长势头。近5年,法庭辖区实现高额彩礼纠纷“零出现”,婚姻家事案件量下降21.35%。

江苏省射阳县人民法院黄沙港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辖区家事案件占比近半、人口流动性大、渔业生产周期性强的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推动“融合微法庭”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与辖区镇村联动联调、共治共享,一体推动婚姻家事纠纷源头治理。2022年以来,法庭年均诉前分流调解成功该类纠纷152件,成讼案件年均降幅达16%,依法推进家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纠纷真化解,以“小家”和睦维护“大家”和谐。

据介绍,各级人民法院将坚持能动履职,通过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及时制发司法建议、推动修订村规民约、发挥案例库和法答网作用、灵活开展法治宣传等方式,切实将中央治理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

文/张昊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