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年,12岁的宋仁宗登基前吃了一顿螃蟹宴,突然咳嗽,头晕,便秘。刘太后大怒下旨:虾蟹一律不准运送入宫。

看来宋仁宗稳居大宋爱吃螃蟹榜首。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螃蟹性寒,吃多了会得“风痰症”,就是赵桢身上出现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祯每每想到橘红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脂膏、洁白细嫩的蟹肉,不禁要流口水。

病刚好后,赵桢就想吃螃蟹,他让身边的太监宫女去外面买几只螃蟹给自己解馋。

宫女和太监怕把宋仁宗的身体吃坏了,不敢答应。宋仁宗馋得心慌,去找养母,杨太后见儿子可怜巴巴,去找刘太后说情:“太后何苦这么虐待我们的儿子啊?”

刘太后回怼道:”你儿都吃便秘了,你还惯着他。“

杨太后看与刘太后在这件事上无法达成共识,就只能暗地里派人去给赵桢买螃蟹。

据说,成年后的宋仁宗,跟杨太后很亲近,却对刘太后怨恨在心。主要原因是刘太后把他当傀儡皇帝。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让他吃螃蟹。

螃蟹吃好了,心情也好了。

因为螃蟹味美,宋朝从官家到地方官员,都爱吃螃蟹。

在宋朝吃螃蟹排名第二的,虽然在文学史上没啥名气,却因吃螃蟹留下一句千古流传的金句,这个人叫钱昆。他考中进士并通过吏部复试那日,荣获官家亲自接见,官家问他:“你想去哪个地方当官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假思索地说:“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足慰素愿也。”意思是无通判制约,有螃蟹美餐,那就最好不过了。

足见他多爱吃螃蟹,高官厚禄都不如一顿螃蟹宴。世界那么大,我就只想吃螃蟹。

要说宋朝吃螃蟹排名第三的,当属大文豪欧阳修,为了吃螃蟹,退休后家都安在了出产螃蟹的西湖边,过上了让苏东坡都艳羡的神仙生活。

欧阳修退休之前,他给大儿子欧阳发写了一封家书:“儿子,你好!爸要跟你聊聊美食,安徽阜阳的猪羊肉没有京城的鲜嫩,但阜阳西湖产的螃蟹比京城海鲜市场的螃蟹美多了,价格实惠,所以老爸我决定退休后搬到阜阳去养老。”

退休后,欧阳修果真在阜阳西湖岸边买了座小院,螃蟹就酒,过上了京城人都羡慕的慢节奏生活。

接下来就是苏东坡,可能有人会问,苏东坡不是爱吃东坡肉吗?其实他最爱吃的是东坡螃蟹。

看来苏东坡就是一无肉不欢的地道吃货。他不仅吃还自创了很多美食,东坡牛肉,东坡猪肉,东坡螃蟹。

苏东坡吃螃蟹可不是清水一煮或简单油焖,人家吃得讲究,吃得专业。为了吃他还专门著了一本《老饕赋》,螃蟹就是书中重点美食之一。

苏东坡吃螃蟹那叫一个有情调,沏一壶白酒酿,焖上秋天螃蟹的那对大爪子,邀上三五个朋友,品酒尝菜,人间美好。

吃完还感叹: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宋仁宗,吃螃蟹是他憋屈人生的一抹快意;钱昆,吃螃蟹让他的人生多了一些惬意;欧阳修,吃螃蟹让他与儿子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苏东坡,吃螃蟹给他坎坷的人生平添了几分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来古人和现代人一样,天大的事,先吃好后再解决,吃好了,气顺了,事情也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