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什么时候起,你意识到「爱自己」比「爱别人」更重要?

或许,是从真正接纳自己开始。

接受自己,意味着不光要接受那些明亮与绚烂,也要接受自己的不合时宜。

甚至许多时刻,你要接受自己loser的一面。

在「赢才是一切」的社会,失败是不是就一定糟糕?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生完蛋了?

这部名为「Losers」的纪录片想告诉你——

失败可以只是失败,不必是成功之母。

失败,也有失败的美好和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育纪录片最擅长的,要么是聚焦某位体育明星,回溯他的人生及成就,书写个人传记——

比如此前大热的《贝克汉姆》《施瓦辛格:人生三部曲》《科比的缪斯》《梅西降临:美国足球新时代》等。

要么就是讲述某项运动,热血地重复着成功写就的故事——

比如《孤注一掷》系列、《环法自行车赛:逆风飞驰》等。

但Netflix的这部《败局启示录 / Losers》,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

它的镜头,对准了8位由于各种各样原因被贴上「losers」标签的运动员。

8段回忆,8个有泪有笑的体育故事,8种截然不同的体育项目。

01

第1集就很特别,因为它的主人公,迈克尔·本特。

他是这8集纪录片里唯一一个不喜欢自己所从事运动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拳击不是本特的梦想,是他父母的。他们希望儿子能成为下一代的穆罕默德·阿里。

本特压根没喜欢过这项需要隐藏脆弱、展现强硬的运动。但在父亲的督促与暴力相加之下,本特不情不愿地一次次登上业余拳击赛场,赢得了一项又一项瞩目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步入职业赛场后,他的首秀却落得惨败。

本特直接成为同行之中的笑柄,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5次全国冠军,第一回合就被击倒!」「那家伙是个软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糟糕的是一场卫冕战,本特全程不在状态,「潜意识里,我觉得自己不配称为重量级拳王」。对手迅速主宰了整场比赛,他的连续猛击让本特直接晕死过去。

昏迷之中,本特还迷迷糊糊听见父亲的咆哮:「Let the fucking guy die.(让那个该死的家伙去死吧)」

他被送往医院,昏迷了96个小时才醒。头骨裂开,接下来的人生不能再受到任何猛烈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特不算长的职业生涯,就这么被一场外界看来极端失败的比赛,画下句号。

但本特说,自己的第一反应是解脱。「终于不用再打拳击了!」

他自由了,开始去尝试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热衷写作,于是报名了写作班。应邀写专栏,在写作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

一篇名为《击倒的解析》的文章,让他一下子被好莱坞多名导演关注。他搬去了洛杉矶,成为好莱坞难得的存在——既能演戏,也能教演员如何演好一名拳击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赛场上失败失意的拳击手,谁能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个最会演戏的拳击手?

在一方面失败,并不代表人生满盘皆输。

人生有无数可能性,不要被一种打倒。

02

和本特不同,这一位「失败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运动堪称狂热。

体操出身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苏芮娅·包纳利,从小被一对开明的法国父母领养。

从小习练体操的苏芮娅,身体柔韧性和刚性极佳,将体操技术代入她热爱的花滑里,在各种比赛里所向披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军滑冰界时,苏芮娅已经是单跳运动的冠军运动员。弹跳、旋转、翻转,无所不能。12岁入选法国国家队,曾9次获得法国全国冠军、5次夺得欧洲冠军。

然而,当她走向世界赛场时,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锦赛,都不曾摘得一枚金牌。

因为她不够努力、技术不够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起来不够美。」

不好看,不优雅,没有气质,缺乏美感,服装太离谱(「像宫廷小丑的服装」)——这是评委对她最多的指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冰面上,苏芮娅毫无保留。她热衷冒险,女性气质、滑行品质都不是她的兴趣,她更专注于那些高难度花滑技巧的锤炼。

她并不太关注整场舞蹈的连贯性,在连续三周跳之前,甚至会停顿、会在冰面上缓一下,然后开始高难度的动作。教练形容她,「就感觉在考试。」

但在评委看来,你不够「美」。

不美,不光是由于肤色,还因为整个花滑的审美已经被纤细的白人女孩所塑造。

苏芮娅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但也是被排挤在主流价值之外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突的高潮发生在1994年世界锦标赛的赛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拿到亚军的苏芮娅,在颁奖时做了一个惊人举动。

她拒绝登上领奖台,并且摘下了脖子上的银牌。

她感到委屈和不满,不认为自己只配得上第二的名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98年冬奥会赛场上,苏芮娅依然我行我素。

依然上了难度,依然用了技巧,依然不在乎任何人的评价,还直接上演了单刃后空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惊世骇俗的一跳,全场掌声雷动,观众们都疯了,全部站起来鼓掌(评委除外)。

在奥运村,各国运动员都跑去跟她说:你酷毙了,你在做你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苏芮娅依然是直到纪录片拍摄时,世界上唯一一位四次后空翻单刃落地都不失手的人。稳如磐石,非常完美。其他任何女子甚至连尝试都没尝试过。

在她之后,至今只有3名男运动员能做到后空翻,还仅是双刃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社会设定好的标准里,确实是输了,但我的标准就是我的标准。

对于这种失败,苏芮娅的解法就是让那些比输赢更重要的事情浮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在《败局启示录》里,也有「伤仲永」的故事。

杰克从小天赋异禀,早早便在足球、篮球上展现出惊人的才华。

但他不守规矩,从小到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沉迷篮球时,会每天半夜凌晨两三点起床,翻院墙,偷偷跑去球场独自练习控球、投篮。

赛场上,他一个人就能拿下三四十分,却经常在关键时刻因为脾气被罚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有实力、有能力、也有运气的加持,总能被人看见,却又总是自己亲手把机会搞砸。

天赋越高,越尽情挥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酗酒、挂科、脾气暴躁,被一所又一所大学开除,沦为人见人踢的皮球。

35岁了,还依靠母亲支付房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杰克振作的方式,也颇具戏剧性。

走投无路时,他回到街头,在野球场、在公园大杀四方。

出神入化的球技和花样灌篮,外加嘻哈的性格,让杰克被哈林巫师篮球队选中。

这是一支特别的篮球队,用独树一帜的花式篮球表演,为无数孩子带去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杰克忽然意识到,这才是自己喜欢的。他最爱给孩子们表演。

一次表演结束,一位修女走过来告诉他:「我希望你知道,你在做上帝的工作。」

04

人物访谈、新闻资料之外,恰到好处的动画,寥寥几笔,淡化了些许现实中失败的苦楚,俏皮的风格让《败局启示录》的观影体验一点都不枯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片中列举的种种「败局」,也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输赢成败。

当然有体育赛场上丢失比分的失败,可还有更广阔的一面,更能与普通人联结的一面,更能凸显传奇的一面——

不被行业认可的失落,不被祝福的选择,极限运动濒临死亡的绝望,遭遇恐怖袭击的心灵重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片名及片中的「Losers」,其实有点「名不副实」。

影片所展现的,是那些百折不挠、非典型的、改变规则的传奇运动员及他们的人生。

他们让人看到「败局」的另一些解法:

「谁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世界才是最终的评委,关键在于他们带来什么,他们与世界分享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自己的世界规则里,你永远不可能打败我。」

「找到真实的自我,找到真正的热爱。」

「聆听内心的声音,倾听自己的需求、情感和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们之所以能与这群人、这些经历建立起联结,是看到这些「失败者」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经历痛苦低潮,又在最后与失败握手言和,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从来不是轨道。

或许也不是旷野。

人生如何,取决于你如何。

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终究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

希望未来每一天,你都能好好爱自己。

正片观看来扫我

败局启示录丨2019

(8集 × 25-37分钟)

Presented by

稻来纪录片实验室

撰文

稻来君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疑问请联络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