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本案情
夏某、任某于2021年8月11日登记结婚,2023年1月生育一子。任某婚前给付夏某彩礼款10万元。夏某于2024年2月起诉离婚,任某要求分割10万元彩礼款。
关联条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离婚时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如果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人民法院认定彩礼数额是否过高,应当综合考虑彩礼给付方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给付方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当地习俗等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裁判理由及结果
法院认为,根据婚姻自由的原则,双方均主张感情确已破裂,同意离婚,应准予双方离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夏某与任某已经登记结婚且共同生活近二年并育有一子,综合考虑任某的婚前财产、经济收入、双方结婚旅行的花费、彩礼款数额等情况,且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因婚前给付导致任某生活困难,故任某关于分割彩礼款的请求无事实依据,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典型意义
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嫁习俗之一,又称定亲彩礼、聘礼等。在现代,彩礼是依据当地风俗,一般由婚姻关系中男方向女方给付的钱物。双方缔结婚姻关系后,彩礼是否返还及返还比例应考量彩礼数额、双方共同生活时间长短、孕育情况等,不能一刀切均予以返还或不返还。婚后共同生活且生育子女,形成持续稳定生活状态,给付彩礼方并未举证其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且给付数额相对当地彩礼数额并非过高,不予返还符合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及群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长宇律师,从业14年,现执业于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东方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对其代理的案件进行过报道,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是典型的学者型律师,为众多客户提供过专业、系统的法律服务,善于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擅长:婚姻纠纷、离婚析产纠纷、继承纠纷、经济纠纷等。林长宇律师在办理案件中善于利用证据进行科学分析、论证,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主张用先进的理念与务实的手段解决一切棘手的法律问题,靠实力赢得同行及当事人的尊重。www.shanghailihun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