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东这样的大公司,居然每个月有1.4万人次找人代打卡。代打卡一次收取15元,一个人可替20个人代打卡。部分员工长期迟到早退,甚至有一名实习生两个月不到公司,通过代打卡,骗走公司1.5万元的工资。这是京东近日的自曝“家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世界五百强,一家拥有严格管理制度的大企业,京东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考勤作弊?用中央电视台那个著名节目的口头禅,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难怪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5月24日的高管会上说,“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刘强东怒了,京东“病”了,这当然是大企业病,而说到大企业病,就让我想起那个著名的“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由英国历史学家诺斯科特·帕金森提出,描述了组织机构在无外力约束下倾向于自我膨胀、效率递减的现象。

在大企业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尽管企业设有严格的考勤制度,但任何制度设计都有其成本与效益的考量,而大企业内部的复杂性使得监管成本高昂。一方面,企业规模庞大,人员众多,截至 2023 年底,京东员工已突破 50 万人,是疫情前(2019 年底)的两倍多。监控每一个人的工作状态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考勤管理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维护、人力监督等,这些成本最终都将折算为企业运营成本的一部分。京东不可能无限制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而从员工角度看,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激励机制的影响。当企业内部考核体系过于单一,过分依赖考勤作为绩效评估标准时,员工自然会寻求最优化自身利益的方式,哪怕这种方式是作弊。

京东代打卡产业链的形成,正是员工对现有激励机制的一种“合理”应对。如果企业忽视了工作成果与实际贡献,而仅仅依靠打卡记录来衡量员工价值,那么员工就有动机绕过这套体系,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化的收益。

这其实也说明,包括员工代打卡等“大企业病”之所以难以根治,根源并不完全在于员工。管理者往往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在考勤制度上,我待过的企业,有人脸识别打卡,指纹打卡,手机定位打卡等多种管理方式,这些方式看上去已经足够细化,但过度严格的考勤制度,往往基于一种机械的理性主义假设,即认为员工是被动的、易于操控的个体,忽视了人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自由的渴望。

当考勤规定过于严苛,细化到每一分每一秒,员工感受到的是束缚,这种压迫感自然催生了逃避心理。于是,原本旨在提升效率的考勤制度,意外成为了创造力与反制度智慧的催化剂,员工们开始寻找制度的缝隙,以各种巧妙方式“合法”地逃避考勤的枷锁。

严格的考勤制度背后,往往映射出企业对员工信任度的不足。高度控制的环境非但不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反而可能加剧信任危机。员工感知到这种不信任后,更倾向于采取防御性策略,如代打卡、虚假报告等,以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和尊严。

由此,企业与员工之间陷入了一个信任缺失的负循环,考勤制度愈发严苛,员工的规避行为则更加隐蔽多样。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观察点,京东如此大规模的代打卡现象,难道各级管理层之前真的毫无察觉么?为什么现在开始狠抓?

当初,包括京东在内的互联网企业,往往以开放的文化、灵活的工作制度、弹性上下班制度作为招揽人才的橄榄枝,营造出一种“家”的氛围,鼓励创新,尊重个性。

可惜,时代变了,当下的电商江湖,从当初阿里、京东“两极”变成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众多玩家并立,拼多多更是赶超京东和阿里,竞争已非昔日可比,效率与精细化管理成为新的生存法则。在此背景下,考勤纪律,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成了衡量企业执行力与员工责任感的标尺。

所以,以前对员工考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京东管理层,现在是睁大了眼睛。刘强东明白,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每一分资源的浪费,都是对未来的透支。严抓考勤,就是从之前的人性化优先,转向效率优先。

最后,再谈谈刘强东每次都提及的“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企业里面是不存在“兄弟”的。因为大企业的特点在于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业务多元,员工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

面对这样的管理挑战,仅靠兄弟之间的“弹性”维系,难以实现高效协同与统一行动。刚性的制度如同一套精密的齿轮系统,确保每个部分都能按照既定轨道运转,避免因个人情感或主观判断导致的决策偏差和效率流失。制度的刚性为大规模协作提供了稳定的框架,确保决策的一致性和执行力。

尤其是一家拥有数十万人的企业,每一位“兄弟”都是京东这部庞大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齿轮,或者说是螺丝钉,螺丝钉一旦老化、松动,是可以随时替换的。

不要说普通员工,有多少企业,其创始人团队历经企业变化,发生了重大人员变动?比如,,小米成立之初有七位联合创始人,江湖人称“小米七剑客”,分别为雷军、林斌、黎万强、黄江吉、周光平、洪锋、刘德。后来加入的王川,使得小米的联合创始人被称作“八大金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创始人选择离开。黄江吉和周光平在小米上市前夕就已离开。黎万强后来也选择离开,相关业务交给了洪锋。到了2022年底,洪锋和王川也淡出了。

所以,无论是京东,还是别的企业,其本质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兄弟”。除了创始人能和企业共存亡,任何人,无论员工、高管还是联合创始人,或许都只是过客而已。

因此,阿里的“同学”、京东的“兄弟”,最终都抵不过企业自身管理规律以及市场的变化,严抓考勤、裁员、加大每个人的工作量,不过是两家电商巨头“过冬”系列动作的开始。

更多荐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你关注财经和时事热点时,我愿和你分享背后的故事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