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提起中国最出名的兵器,你的脑海中会想起什么?

想必雌雄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兄弟所使用的武器一定会被大多数人记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在演义之中,这三把武器从名字,制造再到使用,全过程都把格调体现的淋漓尽致,就如同是在世神兵一般。而受后世影响,这也成了三人的代表标志。

但是历史中一直不乏质疑声:这些兵器可能并不是刘关张的武器,甚至都不能作为武器?那么真实的三人到底以什么作战呢?

青龙偃月:中看不中用?

关羽关云长,面如重枣,一袭绿袍,手持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这是全世界印象中的关二爷应该有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青龙偃月刀的打造过程和刀的样式,《三国演义》中仅一笔带过:“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有民间传说,青龙偃月刀千锤百炼,炼坏了无数个炉子,在最后一火时,突然炉火连刀开始迸发出火光,眼看就要爆炸,这火光直冲云霄,砍伤了龙王,龙王之血滴下进入刀中,此刀才最终大成,故名“青龙偃月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说这样的“神兵”,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资格,单论重量来说东汉时期重八十二斤,换算到现代的重量,也就是四十多斤重。

不管怎么换算都是十足的重武器了,相当于你拿着一个哑铃杆去打仗,可以拿得动,但是要挥舞砍杀就很难了。乃至于就算是在演义之中,二爷也是常常拖刀而行,也就是著名的“拖刀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真实的历史和战场来看,青龙偃月刀的出场都是不可能的。

首先,就算关云长身长八尺,力大无穷,在战争时带上这么个笨重的大刀来来去去就很不方便,而且作为骑兵主战,胯下的马儿又怎么承受得住呢?

再者,古代骑兵交锋往往是快马加鞭,电光火石而过的,而不会和演义中一样互相缠斗,所以骑兵几乎不可能使大重量的大刀,而大多用长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历史上的确存在青龙偃月刀,但是是在北宋年间才诞生的,北宋《武经总要》首次记录了这种刀,但是它其实并不能算是一种武器。

刀身高大,极重,刀背刀面上都有神兽刻画,可以说是花里胡哨但是实用性很小,从一开始的定位,它就是一个仪仗器具,是仪仗队所持来显示威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的权威军事著作《武备志》干脆就说:这种青龙偃月刀只适合于平时练习和仪仗使用,用来显示威猛,根本不可以拿来实战。

那么为什么作者要把这个后世的兵器给关羽佩戴呢?

关羽经过了唐宋的神化,已经逐渐成圣成神,那么如此神将,配什么样的武器才好?人们就把目光落到了神器青龙偃月刀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凡人舞不动他,那么关圣帝君可不是凡夫俗子,况且这大刀威严万分,和关羽气质可以说十分适配,从宋元开始,这两者就在民间走向“绑定”。元末清初成书的演义也就十分自然地沿用了这一设定。

正史记载,关羽并非斩杀颜良,而是马战将颜良刺死,所以关云长刚出道时,应该是和当代骑兵一样的长矛或者长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关羽很可能也常常使刀,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古今刀剑录》一书中就说过,关羽采都山铁炼制得到两把锋利的宝刀,关羽在这两把宝刀上面刻上了“万人”二字,以彰显自己的勇武。

目前研究来看,比起青龙偃月这样的大刀,关二爷随身携带这种短柄佩刀的可能性最大,也是关羽最常使用的武器。

丈八蛇矛:有悖常理?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手持一柄丈八点蛇矛,长坂坡喝退千军,正是燕人张翼德张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战斗力匹敌二哥,不怵吕布的主角团成员,张飞在演义中所用兵器也十分特殊。

丈八蛇矛,矛头长二尺余,扁平,弯曲如蛇形,两面有刃,故称蛇矛。所谓“丈八”,指的是矛的长度。换算过来,该兵器足足有2米3.4左右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义以及后世影视中所出现的蛇矛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尖端并不像常见的长矛一样有一刺,而是像两条蛇盘绕探头一样,分开两个刃,成掎角之势。

看起来仿佛玄之又玄,但这很大概率不是张飞所用武器,甚至真实战场都很罕见。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件兵器从设计上就不太符合常理。

首先,马战中长矛的作用,就是刺和挑,而演义中的蛇矛,明显强于扫。

很常识性的道理就是,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越细越尖锐,穿刺的威力就越大。长矛正是因此而设计,而两个刀刃正好违背了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的尖刺变成了一个月牙铲一样的形状,穿透力大大下降不说,就算张飞神力过人,这样的结构刺进去了,再拔出来也是个费力气的活,拿着这样的兵器横扫千军可能真的是神将了。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张飞用的是什么呢?

其实和“蛇矛”相差不多,极有可能是“槊”,马槊即近似于我们印象中的长矛,铁矛加上长柄组合而成,很适合骑马拼刺,可以理解为长矛的重装精品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样的武器可不是人人都有的,马槊里边有非常多的讲究。槊杆根本不像普通枪、矛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那韧木以做弓用的柘木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

这样的武器,最昂贵,杀伤力也最大,作为地方豪强出身的张飞,最有可能打造的就是这种马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间有种说法也印证了这一点,据说因“槊”和“蛇”口音相似,所以本是丈八槊矛最后加上演义和传说的渲染,传成了“蛇矛”。

同样使用丈八蛇矛的林冲林教头,不管在哪一般的插画中,都没有出现分叉的刀刃,也说明了蛇矛其实就是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雌雄双股剑:最多是配饰?

刘皇叔作为三人中的领导者,几乎不上阵,书中给刘备打造了雌雄双剑,又名鸳鸯剑,鸳剑长三尺七寸,鸯剑长三尺四寸,利可断金。右手雌剑重六斤四两,左手雄剑重七斤十三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于两位弟弟来说,刘备的兵器要“文雅”上许多,但是双剑不仅在演义和话本中出现极少,在历史中的刘备更是从没使用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剑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