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读:大学校长不仅是校园行政的舵手,更是引领大学灵魂与文化航向的设计师。他们的前瞻性视野、深厚智慧及强大执行力,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的成长道路与学术生态的塑造。今天,一起来领略五位校长的风采,他们以独特的领导哲学与实践,为各自学府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篇章。

1

王树国与西安交通大学

一名好校长的标准是什么?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衡量尺度。但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标准就是看他在师生心中的地位。2024年3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卸任。卸任当天,全校师生夹道相送,王校长三鞠躬作为还礼。这场自发性的送别行动,恰恰是他在任职期间赢得广大师生尊重与爱戴的表现。这种情感上的认同不仅来源于他的工作成效,更源于他在领导岗位上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亲和力以及为学校发展付出的努力和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树国校长向相送的师生三鞠躬(图片:都市快报视频截图)

2002年3月出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的王树国44岁,彼时他是“C9联盟”中最年轻的掌舵人。转眼12年过去了,2014年56岁的王树国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出任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为西交大)校长,由此开启他在西交大的十年。

2023年的一场大雨,不经意间将王树国校长推向了网络焦点——在雨幕中,校党委书记为他撑伞的一幕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王校长在典礼上全程脱稿演讲,展现了深厚的学识功底与真挚的情感投入。事实上,对于熟悉他的人来说,这种脱稿发言早已不是第一次了。王校长每一次紧握手中的麦克风,都是在用最质朴而深情的话语,传递着他对教育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字字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真诚又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为校长王树国撑伞(图片: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他曾说:“忘却什么都可以,不能忘却祖国”“交大不仅仅是陕西的交大,更是中国的交大,乃至世界的交大”“作为校长,考虑的不是自己怎么成为院士,而是要让学校产生更多的院士”。因此,他在西交大的每一步决策、每一次改革都践行着“家国栋梁”的使命。

十年间,西交大率先在国内创办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创国内外储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之先河。与陕西省教育部、人民政府共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现在拥理、工、医、文四大方向8大平台、29个研究院、300多个科研平台,推动学校成果落地转化。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吸引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1余所大学加盟并开展多元合作。新增国家级人才330余人次,新增6位中科院院士,获得26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学科交叉领域中,创造出“拟南芥基因组质量全球最高标准”等众多“首次”重大原创成果。2017、2022年连续两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中,西安交大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电气工程等2个学科位居全国第一;15个学科位居国内前十;8个学科位居中西部第一;13个学科位居西部第一。2020年经费突破百亿,重回全国前十,综合排名在国内外大学榜单上稳居前十。在2024年1月ESI公布的数据中,学校19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6个学科进入前 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排名全球第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图片: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十年光阴积淀了无数记忆与变迁,王树国校长以其高瞻远瞩的视野和雷厉风行的改革魄力,成功引领西安交通大学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而贯穿始终、不曾改变的是他对教育事业那份炽热的激情与真挚的初心,他曾寄语毕业生:“我们不能停下脚步,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们只有大胆的前行,就像今天这场风雨一样,来吧!无所谓。当你们走向社会,面临着若干机遇,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很多问题等待着你们去解决,很多赛道等待着你们去开启,未来发展之潮流,你们应该是弄潮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树国校长在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学生毕业典礼上讲话(图片: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如今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但这次离别不是再见,因为王树国校长定下了25年之约,希望25年后,交大再聚。

2

窦贤康与武汉大学

2016年,武汉大学(以下简称为武大)在校长职位空缺一个月后,迎来了低调务实的新任校长窦贤康。这位工科背景的领导者,以其亲切温和的风格,与珞珈山的学术底蕴和人文气息浑然一体,呈现出与武汉大学精神高度契合的领导特质,他说“信任就是责任,责任意味担当,担当在于付出。成为武大人是值得骄傲的,我今天带来的,唯有一颗诚心、一颗决心、一个实干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窦贤康(图片:武汉大学官网)

可能是与他早年海外求学经历有关,所以他常常勉励同学们“武大培养的学生从来不只是为了个人的谋生,而是以实现国家富强、推动社会进步、谋求人类福祉为己任”。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研究领域的深切热爱,所以他强调:“做你最感兴趣的事情很关键”。可能是常年的一线科研实践让他深刻认识到人才的至关重要性,因此他说,“我是一个人才校长,对人才很重视,因为只要有人才,其他东西才能起作用”。这份源自实战的“智慧结晶”,成为他坚定推行“人才强校”政策的动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武大不仅致力于本土青年才俊的培育,还紧密跟随全球人才竞争的脉搏,积极拓宽渠道,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在这里,无论是“儿子”还是“姑爷”,只要来了武大,就是“武大人”共享同一份学术热忱与使命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10月,窦贤康率队赴美举行专场招聘会,武汉大学首个海外人才工作站落户纽约(图片:武汉大学官网)

而武大在发展路上,还幸运地拥有一股特殊力量——校友的支持。2017年,校友们发起成立了“武汉大学人才引进基金”,为学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为武大的发展壮大之路增砖添瓦。

诚然,吸引并留住人才不能单靠丰厚的物质条件,细致入微地关注每个人才的切实需求同样至关重要。在一次巡视中,窦贤康留意到一位新进“杰青”的实验室空间狭小,使得工作受限。这一细节虽微不足道,但同为研究人员的窦贤康深谙优良科研环境的重要性。于是,他当即组织现场办公,火速解决了实验室空间不足的问题。这类温情的小插曲在珞珈山下屡见不鲜,表面上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归属感,让每一位武大人深切体会到家的温暖与坚强后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5月26日,武汉大学引进人才入职仪式举行(图片:武汉大学官网)

在窦贤康任职的6年间,学校新增“两院”院士4人,高层次人才总数从238人(次)增至649人(次),增幅位居全国高校前茅;高层次人才在发表高水平论文中的贡献率高达80%,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中的贡献率超过40%。学校在THE、QS、USNews等世界大学评价机构的平均排名从2017年的323位上升至2021年的187位,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三大总体指标的评价结果全部在第一档,11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进入ESl全球前1%的学科从15个上升至20个,6个学科进入前1‰;一批优秀学者在NSC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这样亮眼成绩的背后,除了是“人才政策”的全力执行,也是校长的高瞻远瞩。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武大需要更年轻、更有活力、更为优秀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得更好,武大才能更好。

“学生是大学的主人,关爱学生是大学的天职。我们要求武大每位教职员工将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心坎上,及时倾听学生声音,用心陪伴学生成长。”与其说窦贤康是一位大学的管理者,不如说他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潜移默化的改变武大。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高层大气理论、观测与实验综合研究的学者,他用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为本科生讲授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而这并不是一节心血来潮的“公开课”,而是一门长期开设的“基础课”。在他的影响下,武大吸纳的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讲课成为一个常态化的状态。水课越来越少,“金”课越来越多,让人才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上,促动学生培养,形成了一个正向的人才培养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窦贤康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

2022年11月,窦贤康卸任,离开的那天,武大学子挥泪清唱“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我会牢牢记住你地脸……”,与他《再见》。“武大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她的光荣兴衰与我们每个人紧密相关”,窦贤康在武大期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番话的真谛。虽然他现已转身离去,但在珞珈山下留下的深刻“印迹”,永远与他的名字紧密相随。

3

席酉民与西交利物浦大学

如果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大学的推展者,那席酉民就是中外合办大学的创新者。2003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恰逢西安交通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间一直在酝酿开展教育合作的愿景,而苏州也想以教育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因此三方一拍即合,2006年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为西浦)在苏州落地生根。此时,已是席酉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大刀阔斧改革的第8年,改革成效非常显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年年折腾,在折腾中前进”。就当众人以为他会成为下一任西交大校长时,2008年,他选择来到西浦,从“体制内”出来,成为教育的“创业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酉民(图片:西交利物浦大学官网)

其实从西浦筹建之初,他就进行了深度参与。这样一所在中国并无先例可循、以理工科和管理学专业为先导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国际化”大学到底该怎么办?谁也说不清。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他有着明确的目标:面向未来,融合世界优秀教育实践和资源,根据未来社会趋势和需求,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为中国的教育呈现“西交利物浦大学模式”。

早年海外访学的丰富历练,加之数十年在管理工程领域的深厚积淀与独特管理视角,使他巧妙地将美国教育的创新灵动、英国教育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中国教育扎实的基础三大优势融合,从而构建出一种独树一帜的教育模式。在这个框架内,他前瞻性地提出了“西浦”教育实践1.0阶段的发展蓝图,为西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交利物浦大学(图片:西交利物浦大学官网)

“在我的心目中想象未来的大学,学生进入大学不应是简单地为了一个证书学四年,而是跟随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大学课程甚至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将变成一个终身的,实现生命价值的事情。大学就应该成为一个品牌,一个平台,一套尽可能丰富的资源”。因此,西浦的1.0时代,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兴趣导向、主动学习、能力培养、知识整合、素养提升的时代。每一位来到西浦的学生都会经历一场阵痛,因为这里与传统授课不同,教师不会直接讲解知识点,而是通过讲授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或者知识的构成部分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其中的章节内容会通过小课辅导, 项目研练或团队合作,导师指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完成,最后呈现出英文的论文或者报告。学生的好奇心、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创造性等能力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被不断加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实践锻炼中得以精进,继而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与蜕变。四年的“化蝶”之旅让西浦生赢得世界知名大学、特别是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学的青睐,获得世界五百强等组织的认可,成为“国际化专业精英”。

但改革不会就此止步,在1.0的基础上,“创新者”席酉民带领西浦进入2.0时代。针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的挑战,开启融合式教育,以培养引领未来行业的业界精英的高端人才为目标,探讨未来大学的新形态。西浦 2.0 有两种模式,一是行业企业定制化教育 ,二是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模式。席酉民指出,“因为学校的研究教育不可能孤立地进行,所以它必须借助周围的一个社区,在工业园区里有上千家中外合作企业,包括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这些企业有强烈的研发创新的需求,这样跟学校在研究、人才培养上会形成很大的互动。” 因此在西浦 2.0时代,在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下,西浦出了许多行业精英甚至领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图片:西交利物浦大学官网)

如果说,20年前创办一所与世界接轨的一流国际学校是理想主义的话,那如今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已然被席酉民用行动抹掉了其中贬义的内涵,将他心中真正的“理想”大学呈现出来:回归教育本质,培育具有“全球思维、本土理解、国际化行动”以及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世界公民。

如今西浦已经发展到3.0时代。18年间培养的“世界公民”分散在世界各地,带着西浦的“印记”影响着未来。“我最感幸福的时刻,就是走在世界名校的校园里,被昔日的学生认出来,叫一声‘席校长’”。在他看来,如今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在世界任何地方发展,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未来终究是会回到中国的。就像当年的他一样,走出国门,更多是为了认知世界、参与国际事务,从而站在更全面的角度上理解中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浦毕业生情况(图片:西交利物浦大学官网)

2020年,西浦工程学科论文在过去十年间的被引量超过了ESI所设门槛,首次进入全球排名前1%。2023年,西浦的环境与生态学科成为继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后,第四个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2024年,西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于601-800,在学科排名中,西浦的教育学科首次跻身THE教育学学科排名,位列401-500;此外还有五个学科登榜。这样亮眼的成绩是很多人不曾想象到的。曾经有人问过席酉民是否后悔出任西浦校长,他肯定地回答“不后悔”,因为他一直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有的人选中仕途,有的人喜欢做生意,我的价值观有所不同,我认为,作为一个人,存在的最大意义是对世界的积极影响力。那么,你就会寻求能够帮你实现积极影响力的道路”。现在,席酉民早已实现了他的“积极影响力”。

4

陈十一与南方科技大学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钱学森之问该如何回答?又该如何解决呢?2007年,中国高校教改“试验田”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为南科大)成立。在建立之初,校长朱清时就想办一所能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学校,他提出“自主招生、自授文凭、去行政化”三大口号,并希望通过学校章程将这些改革注入南科大的基因。但万事开头难,在经历了港科大教授离开,南科大高考风波,自主招生大打折扣,“去行政化”以失败告终、学校身份落户难等问题后,南科大与朱清时“闯”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期”。2015年朱清时卸任,南科大迎来了它的第二任校长陈十一。“创业难,守业更难”,这位来自北大的副校长能否延续南科大创立之初的愿景,是许多师生最为关心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十一(图片:南方科技大学官网)

但这份忧虑其实是多余的,因为他曾表示:“我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喜欢新挑战,喜欢做改变。”这点其实早在陈十一重建北大工学院时就已显露出来。彼时,他对工学院进行最大限度的改革,引进80多名人才,赋予他们广阔的成长空间的同时,坚持高标准要求,明确表示科研与教学质量不过硬者无法获得终身教授职位。在本科生招生制度上,他撰写联名信,向校长周其凤建议学校打破“唯高考分数论”,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而这些前瞻性的改革理念都与南科大不谋而合。

如果说朱清时是南科大“奠基人”,那陈十一则可以称为南科大“守门人”。而他也从不掩饰他对南科大的雄心。在他的主导下,南科大实行“2十2”的模式,即“通识+专业”教育制度,本科生在大一、大二接受通识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大三开始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专业人数也会不作限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会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什么才更适合自己,教授也会认真思考院系的定位,想方设法吸引学生,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同时,陈十一把“创知、创新、创业”的理念带到南科大,他对南科大的期许是“建成中国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一所研究型大学”。他鼓励师生创业,为此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可以体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指导专业和基础研究,学校再聘请校外导师帮助学生对接企业创新需求,给师生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创造了广阔的平台。2015年-2017年,短短两年内,南科大教授创办的企业就达到了25家。根据校方政策,经过正式批准后,教授每周可抽出一天时间投入到企业运营中。对此,时任校长陈十一教授表示:“在深圳这样一片创业沃土上,把教授困在学校不是大学的发展之道。大学的学术自由,是尊重教授的选择,让专心学术的教授有安静的研究环境,想创业创新的教授也能有平台,使科研成果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而这一政策的成功执行,展现了南科大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的显著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十一(图片:南方科技大学官网)

在南科大的5年间,陈十一很少在媒体上出现,他埋头苦干,将心血灌溉在南科大的校园里。5年里,南科大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快速完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内地新办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时间最短的学校,创造了中国高校史上的奇迹。成立了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填补了南科大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空白。2018年,南科大化学、材料科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在2020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第8位,世界大学排名首次进入全球300强。

这样优秀成绩的背后,是一支高度国际化、水平卓越的师资队伍在支撑。而这背后更深层的动因,无疑是陈十一院士对人才的深切重视与精心培育。他深知人才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因此不遗余力地吸引并汇聚全球英才,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确保教育质量和创新研究的持续飞跃。他曾公开表示:“如果不想当院士,不要来南科大”。

截止到2020年,学校拥有院士43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22人),国际会士35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100%博士学位、90%有海外工作经验,60%在世界前100名高校工作或学习过的教研型教师队伍。同时,许多人才在南科大汇聚成长,汤涛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深圳本土培养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席教授王海江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刘俊国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风险分析预测与管控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Didier Sornette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瑞士工程科学院院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杰出访问教授Joseph Sifakis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凤亮、李闯创等入选“国家特支计划”,谭斌、刘心元等一批与南科大共同成长的青年学者获得“杰青”等荣誉……,南科大如磁石一般,招揽天下英才。

2020年,陈十一卸任,此时的南科大在他的带领下,已成为以“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和“国际化、个性化、精英化”为核心的新型协同育人体系的特色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带着“南科大”的创新烙印,进入境内外名校和知名企业深造工作。2022年2月14日,在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南方科技大学及数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而陈十一也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钱学森之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十一在南方科技大学2020届毕业典礼上讲话

如今的南科大已经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但正如陈十一校长所说:“南科大将继续发扬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扎根中国大地,以世界一流标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5

郑强与贵州大学

中国教育界中,郑强教授以直言不讳、锐意改革的形象深入人心,被誉为“最敢说的校长”。他曾说“教育之真谛非教人糊口,乃铸就民族魂魄”“内心人文底蕴之丰厚,远胜于单一专业之习得”“优秀的大学能吸引各方人才来此‘孵育’”“尊崇真理,视正义为生命”。还曾辛辣点评:“科学无国界?真是好笑至极!”这时而大胆激进,时而尖锐犀利的发言,常常引发广泛热议。然而,言论的背后,实则是他对祖国的深沉热爱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强(图片:贵州大学)

时光回溯至2012年,郑强教授临危受命,出任贵州大学校长。那时的贵大虽头顶“211”光环,但在师资、生源、硬件设施及科研实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亟待提升。郑强用他鲜明的教育理念和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对贵大展开全方位的改革与重塑。

刚到贵大任职时,郑强趁着省领导来访的机会,将一本厚厚的贵州大学新校区计划书递上省领导的车里,这才有了贵大40亿元的专项建设资金。对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高校来说,这是一笔重要的资金支持,为学校的基础设施升级、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贵大长远发展蓄积动能的关键,也彰显了郑强的果敢行动力。

如今的贵大有宽敞明亮的校园、静谧宜人的图书馆以及秀美和谐的校园景观。但很难想象这里曾草木杂乱、尘土漫天,雨天更是泥泞不堪。面对这些亟待改造的环境问题,郑强启动了校园整改工程。然而,整改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整体规划,学校需要移除部分大树,但此举却遭到了学生们的激烈反应,他们抗议砍树行为,在施工前方拉起横幅表达自己的不满。有人认为这些大树是校园的底蕴,有人则认为这是郑强的“面子”工程。在这样的阻碍与误解下,郑强仍旧推进校园的整改工作,力图在保留校园文化底蕴的同时,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宜居、宜学的美好环境。事实证明,改造完成后的贵大校园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广泛赞誉,也验证了郑强决策的前瞻性和正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州大学校园(图片:贵州大学官网)

作为一名严谨的学者,他非常重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因此,当他目睹贵大教师上课玩手机、学生考试作弊等问题后,非常痛心疾首,立即开始铁腕整治。在他亲自督导下,学风整改的“纯风计划”吹遍了贵大每一个角落,而这也使得贵大的教育教学风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师生的教学与学习质量显著提高,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率显著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寥寥几十项跃升至百项以上,都标志着贵大在科研竞争力与教育管理水平上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强到学院检查指导工作(图片:贵州大学)

秉持“贵州大学姓贵州”的办学理念,郑强着力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院,如白酒、大数据、茶叶等,成功吸引政府巨额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促成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比如与修正集团携手共建“修正药学院”,此举不仅深化了校企合作模式,还将贵大药学院正式冠名为贵州大学修正药学院,实现了教育资源与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为了中西部教育的发展,他倡导并推动成立中西部高校联盟,此举也推动了国家出台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为贵大争取到每年超亿元的中央财政支持,助力学校步入“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2017年郑强卸任,同年贵大植物保护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跻身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这一系列飞跃性进步,无疑与郑强的付出密切相关。贵州省委省政府为表彰他对贵州教育事业和贵大发展的卓越贡献,授予其“贵州省高等教育特别贡献奖”,并给予50万元奖励。他将奖金全数捐赠给贵大后,还带动了社会力量筹集“郑强奖助学基金”,截至2022年底,基金规模已逾千万元,奖学金、助学金惠及近百位学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度“郑强奖助学基金”颁奖(图片:贵州大学官网)

2014年中国教育变革人物奖是这样评价郑强:“敢怒敢言,敢作敢当,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是一名极具个性的学者。他对中国教育的见解发人深省,在学界和网络掀起舆论浪潮,每每直刺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从东南沿海到西南一隅,他沿着竺可桢教授的治学路前行,只身来到贵州,甘当欠发达地区高校的领头人,为西部高等教育实现超越式发展奔走请命。”他为贵大的贡献,都一字一句的镌刻在黔地的山河间。

谁是你心中最佳校长?欢迎您留言~

来源:一读EDU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可浏览)

1.修正集团投资我校共建“修正药学院”姚小泉、修涞贵讲话郑强与修涞贵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https://www.gzu.edu.cn/2014/1103/c4a76942/page.psp

2.贵州大学毕业典礼校长郑强公布手机:能帮的,强哥尽全力帮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19846?commTag=true

3.郑强校长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教育变革人物”

http://news.gzu.edu.cn/2014/1209/c11066a82633/page.htm

4.“郑强奖助学金”背后的故事

http://news.gzu.edu.cn/2019/0319/c11069a112622/page.htm

5.王树国卸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28498&sid=11

6.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http://www.xjtu.edu.cn/kxyj/zgxbkjcxg.htm?eqid=c4666f9d000074eb00000003647feafb

7.西安交通大学

http://www.xjtu.edu.cn/jdgk/jdjj.htm

8.武大校长:大学发展更重视质量,一流高校要培养新知识创造者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20309658955.html?wxuid=ogVRcdI_n6NOUeYisOYZw1EPRUY8&wxsalt=2b86e3

9.窦贤康与学生面对面: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充满正义感的高素质人才

https://news.whu.edu.cn/info/1015/65602.htm

10.【瞭望】窦贤康:坚定走好人才强校之路

https://news.whu.edu.cn/info/1002/54967.htm

11.汇聚英贤珞珈康——窦贤康任校长近六年武汉大学发展回眸

https://news.whu.edu.cn/info/1004/68298.htm

12.席酉民:西交利物浦不仅仅要回归大学的本质

http://js.cnr.cn/2011jsfw/shgj/201305/t20130522_512642096.shtml

13.对话席酉民丨中外合作办学:多样化教育 国际化融合

14.西交利物浦新生入学手册2022-2023

https://www.xjtlu.edu.cn/wp-content/uploads/2022/11/XJTLU_chasing_your_dream_UG_student_guide_Zh.pdf

15.朱清时陈十一薛其坤三位大咖任校长,凸显南科大建一流大学的决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248865856885037&wfr=spider&for=pc

16.深圳特区报 | 南方科技大学: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的深圳样本

http://sztqb.sznews.com/PC/layout/202008/26/node_B21.html#content_909820

17.陈十一校长受邀主讲“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讲述一流大学与一流城市

https://newshub.sustech.edu.cn/html/201509/319.ht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