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关注
6.8万粉丝
1关注
5.8万被推荐

中国教育在线官方网易号

1枚勋章

推动教育前进的力量
IP属地:北京
更多信息

  • 第二届 “启智育新” 论坛系列报道(二):武汉点亮首站灯塔,聚焦 “AI 时代教育变革与创新”

    11小时前
    图片
  • 第二届 “启智育新” 论坛系列报道(一):春雷激荡教育沃土,全国系列活动磅礴开启

    12小时前
    图片
  • 屈凌波: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地方力量”

    13小时前
    4跟贴
    图片
  • 【重磅!清华成立新学院!】4月21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建校114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成立仪式在主楼接待厅举行。这是清华大学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进一步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教育学科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党委书记邱勇在讲话中指出,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清华大学成立教育学院,就是要应教育强国建设之需,为国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流教育学者与卓越教育领导者,努力打造全球顶尖的教育研究重镇和教育思想中心,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清华力量。面向未来,教育学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要持续探索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激发创新活力,直面并回应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大关系问题,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理论支撑,为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引,以高质量研究成果回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教育之问。担负着特殊历史使命的清华大学教育学院,要提高站位、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事业中铸就清华教育学新的荣光,不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 【!今年开始招生】据西湖大学官方报道,教育部于今日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西湖大学新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并列入西湖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
    这意味着今年西湖大学本科生招生专业将增至8个,分别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临床医学。 据介绍,西湖大学新设置的临床医学专业致力于培养顶尖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s),探索医学人才培养新路径。所谓“顶尖医师科学家”,是指既具有优秀基础研究水平和卓越临床实践能力,又接受过系统的生物医学科研训练,并且能够同时驾驭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两者迥异的思维模式,推进医疗创新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2023年10月,西湖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致力于医学创新和临床转化,培养兼具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期挂牌成为西湖大学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定位为新型学术型医院。 西湖大学峰颖讲席教授、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董晨表示,西湖大学拥有的顶尖科学家团队和鼓励学科交叉的治学氛围,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开设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 【985高校,新增5个本科专业!】4月22日 教育部发布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布最新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大连理工大学成功获批全国首个智能分子工程专业,以及临床医学、未来机器人、电子信息材料、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共五个新专业。
    智能分子工程专业 智能分子工程专业是物质创造领域走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变革性新专业,涉及新材料、精准医疗、能源转型、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专业注重分子结构的创新和智能化设计,实现新物质的功能智能化、设计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从而实现高性能原材料、高端化元器件、高精度传感器、高灵敏检测器等智能化制造和创造,推动相关高端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 智能分子工程专业设置以合成制造(Make)、精确测量(Measure)、模型计算(Model)为主线的“3M”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分子设计策略以及制造技术、分子开关、分子增感、分子染料、分子催化、分子生色等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兼具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与AI技术的创新人才,服务智能制造与高端材料创造的国家战略需求。 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和新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大连理工大学深厚的理工科底蕴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多学科优势,以“新医科”建设为引领,构建“医学+X”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打造特色鲜明的“医工交叉、医理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以“强基础、重临床、精医工、善创新”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临床能力、科研素养与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医学人文精神、宽广全球视野、卓越岗位胜任力和优秀科研素质的复合型创新拔尖医学人才,在智慧医疗、高端医疗装备研发等新兴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未来成为医学大家、行业精英、治国栋梁,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应对全球健康挑战中展现使命担当。 未来机器人专业 面向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战略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推进机械工程、智能制造、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聚焦机器人智能化自主化精准操控、智能机器人设计与控制等行业产业前沿,弱化学科界限,注重多学科、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在强化数理知识的基础上,以“建模-设计-制造-控制-应用”为核心课程主线,融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虚拟/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知识,以真实场景为牵引,构建从基础理论方法、核心关键技术到系统装备全链条创新培养模式,打造“群体协作、人机共融”的未来机器人专业体系,培养面向未来产业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基于自身在薄膜材料、功能陶瓷、磁性材料、电子封装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构建了先进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内容涵盖了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电子封装原理、电子封装材料与工艺等核心课程。在校内建立了包括基础实验和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以及综合实践模块的教学平台,实现分层次、渐进式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并通过与大连Intel公司、大连海外华昇、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施产教融合。采用优化传统基础知识,引进前沿技术,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加强工程实践能力,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电子信息材料领域亟需的拔尖人才。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 依托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等国家一流学科群的雄厚基础,通过构建“智能+”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形成覆盖“智能感知-自主决策-精准控制-系统协同”全技术链体系。专业课程设置围绕新型智能无人系统设计方法学体系,重构数理基础课程与学科交叉专业课程,突出“算法+系统+场景”三维融合,重点提升学生的现代人工智能素养、软硬协同设计开发技能和解决智能无人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育具备复杂系统思维和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为我国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技术突破和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 【来了!】 今日,教育部印发通知,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教育部同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响应。全部名单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来了!
  • 【】今天,教育部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共增设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并首次建立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增设了区域国别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 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增设了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增设了国际邮轮管理、航空运动等专业;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戏剧等专业。全部名单戳↓↓(总台央视记者高晨源)
  • 【】 今天,教育部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共增设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并首次建立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
  • 近30所高校直播答疑!4月25日,强基计划直播咨询会等你来!

    16小时前
    图片
  • 教育部:新增29种本科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

    17小时前
    图片
  • 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发布!

    18小时前
    图片
  • 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19小时前
    图片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来了!

    19小时前
    图片
  • 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更新发布本科专业目录
    19小时前
  • 沈毅: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东北振兴贡献哈工大智慧和力量

    19小时前
    图片
  • 宋毅: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贡献“智慧教育中国方案”

    20小时前
    图片
  • 教育部发布!2024高校新增专业1839个

    20小时前
    图片
  • 刘学军:强统筹、促融合、优服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

    20小时前
    图片
  • 李楠:做好“三个服务”,增强“三种感受”,为东北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0小时前
    图片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