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青楼,原本是指用青漆涂抹装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

在古代一般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住起这样的房子,所以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如果能住在青楼之中,那可是会高人一等,走起路来都会带风。

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青楼的含义就贬了味道,有些风尘女子所居住的地方,也变成了豪华精致的楼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与这些风尘女子相互区别,权贵之人所居住的房屋的外观便很少再涂青漆,久而久之,青楼便成为了风尘女子居住的地方的标志性特征。

以至于在后来,每当人们提到青楼二字,眼前总能浮现出在楼前拿着手帕招揽客人的婀娜多姿的美人身影。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封建王朝更迭不息,你方唱罢我登场,将中原大地这个舞台点缀得精彩纷呈,但无论怎么变迁,青楼却都一直存在,而它也因此成为了旧时代代表性名词。

秦淮河畔的灯红酒绿,总令人沉醉,商女隔江唱响的后庭花,也能撩动人的心弦,岁月如梭,世事变迁,唯有人们对美的追求好似成为了一种永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古代的青楼根本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它的存在并不是美的代表,而是充斥着无奈和肮脏,青楼之中的女子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又甘心在男人面前搔首弄姿?

如果有机会,她们也想着脱离,想着找个好男人,安安稳稳度过下半辈子,可是她们在现实面前根本无力反抗,只能任由命运的摆布。

不过在青楼中并不是只有女人,往往还会有一群壮汉,那么这些人只是用来看家护院的吗?

其实青楼养着他们的实际用途很残忍。

青楼的祖师爷

在历史的沿袭过程中,青楼一直存在,但是如果我要问,创办青楼的祖师爷是谁,想必很多人都回答不出来。

青楼的出现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从事这一行业的女子,还有一个非常文艺的名字,叫:女闾,而发明这一职业的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管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错,青楼的祖师爷,还真的就是这位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大能之人,而管仲创立女闾的原因也很简单,是为了将这一职业合法化,进而收税,然后充足国库,即:

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

管仲曾在齐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济方面更是他主抓的,毕竟只有富国才能强兵,才能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设置女闾也是管仲经济改革中的一部分。

或许很多人觉得,管仲主张设置青楼,并将其与国家经济发展挂钩,难道这些女子真能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她们又能上缴多少税?

可别小看了这些女闾,因为她们的能耐很大,对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容忽视。

既然管仲设置了青楼,将其进行了合法化,自然要将她们所能带来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公家还会对这些女子进行培养和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当时这些女子并不会呆在特定的地方,而是会被公家送往富贵人家中,这些人得到了朝廷的赏赐,自然得向朝廷交上足够的钱财,这买卖是相当划算的,也就是说,此时的青楼其实是“精姬特区”。

朝廷便对这一“特区”进行收税,然后充实国库,进而走向富强。

还别说,管仲这人的脑袋瓜子是真灵活,为了充实国库,当真是将各行各业都算计进去了,有这样的人才在,齐国焉有不富强的道理?

青楼里的壮汉

在管仲的思想之下,后世的人也看到了这一“特区”的潜力,于是纷纷效仿,而青楼的设立也成为了官方承认的营业场所。

不过官方虽然承认了,但并不意味着,这一行业会持续被官方所垄断,毕竟暴利驱使之下,很多人都会蠢蠢欲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在民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青楼,这些青楼也逐渐演变成了只要交税便能自负盈亏的私营买卖。

青楼要想着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必须得有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毕竟出入青楼的人员龙鱼复杂,有些人口袋空空也想着去体验一下,也有些人凭借着自己的武艺高强更想着来一顿霸王餐。

在这种情况之下,青楼所养的那群壮汉就起到了作用,只要有人敢闹事,这些壮汉就能让他们找不到出去的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意越好的青楼,其中所养的壮汉也就越多,他们的存在就是让老鸨们利用青楼里的姑娘可以安心地做生意,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