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从1980年至今共经历9轮降息。将停止加息(最后一次加息)的时间点作为起点,最后一次降息时点作为终点,期间作为一轮完整的降息周期加以统计。

从美股行业表现来看,医疗保健和日常消费行业表现靠前。历次停止加息到降息结束的过程中,标普500医疗保健和日常消费行业的涨跌幅平均值均在25%以上;信息技术、通讯服务、可选消费、公用事业、金融和工业的平均涨跌幅在0%-10%区间;材料、能源和房地产行业的平均涨跌幅为负。从中位数来看,医疗保健和日常消费行业涨跌幅中位数均在20%以上;信息技术、公用事业、可选消费、通讯服务、能源和金融业涨跌幅中位数在0-10%区间,工业、材料和房地产中位数为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降息周期标普500行业指数表现

2000年后美国一共经历了三次完整的降息周期,分别是2000-2003年、2006-2008年以及2018-2020年。其中2018-2020年最为特殊,因为美联储在2019年7月开始的三次降息目的是为了防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下行风险,而采取的预防式降息。而2020年三月的连续两次紧急降息是为了缓解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而采取的纾困式降息。因此,2018-2020年前期和后期的两波降息所处的宏观环境以及降息目的具有差异,将分别进行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2020年

防范经济增长放缓,缓解新冠疫情冲击

2019年降息背景:经济动能放缓,通胀压力减弱,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市场担忧。2018年末以来,全球主要经济组织陆续发出警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合组织(OECD)纷纷下修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欧央行(ECB)警告经济下行风险。以各国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PMI为首的经济数据则持续走低。美国经济数据同样持续走弱,中美贸易摩擦挫伤信心,且美联储在2018年加息4次,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限制性。

从经济数据来看,2018年末的美国GDP增速较2018年上半年大幅回落,劳动力市场维持韧性,中美贸易摩擦始终未见明显改善迹象,市场对于经济前景较为担忧,企业固定投资增长放缓,ISM制造业PMI回落至50以下显示出企业的悲观。另外,全球多家央行开始转向宽松政策,市场对于美国货币宽松也存在预期。美联储认为鉴于全球事态发展对经济前景的影响以及通胀压力减弱,自此开启降息。

降息节奏:连续3次降息,共计75bp。美联储在2018年12月最后一次加息,随后在 2019年7月、9月、10月三个月的会议中连续降息3次,每次25bp。从时间点来看,美联储的举措滞后于GDP和PMI等数据,主要目标锚定于劳动力市场和通胀,同时兼顾宏观环境和市场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降息周期间标普500指数及联邦利率走势(见红色区域)

市场表现:2018年12月20日最后一次加息结束后美股强势反弹。分时间段来看,在加息结束到开始降息的阶段,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房地产等消费升级相关板块表现较好。2019年7月31日至2019年10月31日三次降息期间,标普500上涨2.84%;房地产、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表现最为强势,分别上涨5.9%、4.73%、3.99%;医疗保健、日常消费表现次之,分别上涨1.84%、0.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降息周期间标普500指数及各行业指数走势

2020年降息背景: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冲击。新冠疫情冲击下,美国经济潜在下行压力加大,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美联储重启降息,终结了2019年10月末以来的“冻息”立场。2月下旬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海外确诊案例急速攀升,美国的疫情发展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疫情或将使全球GDP增速进一步放缓至次贷危机以来最低(基准情形下降至2.5%)。全球股市遭受显著冲击,市值蒸发超7万亿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亦降至10 年来的最低水平。2月28日,鲍威尔发布正式声明表示,美联储高度重视疫情影响并会相应地调整政策,可视为对此次降息的“预期管理”。

降息节奏:连续两次降息,共计150bp。美联储于2020年3月3日决定紧急降息50个基点以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此次降息在原定FOMC议程之外,被市场认为是美联储因疫情影响而做出的“紧急”降息。2020年3月16日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100个基点,将利率从1%-1.25%一次性到位下调至0%-0.25%,历史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降息周期间标普500指数及联邦利率走势(见红色区域)

市场表现:连续两次快速且幅度极大的紧急降息被市场解读为事态严重的信号,股市不涨反跌,在3月3日-3月16日两次降息期间,标普500重挫20.55%。行业方面,医疗保健、日常消费表现强势,仅分别下跌16.58%、18.12%;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表现次之,分别下跌19.82%、19.4%。其他板块全部跑输标普500指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降息周期间标普500指数及各行业指数走势

综合来看,2019年7月31日美联储首次进行降息,至2020年3月16日最后一次降息,期间标普500累计下跌19.21%。行业方面,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日常消费四个板块表现最好,分别下跌10.18%、12.03%、12.6%、21.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2008年

次贷危机来临,美联储紧急施救

降息背景:美国经济震荡回落,通胀率弱势震荡,非农回落失业率底部抬升。在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美国经济受房地产市场拖累开始呈现缓慢震荡下行的走势,经济增速自2006年一季度的3.4%震荡回落至2007年上半年的2.0%以下。

从景气度上看,美国制造业PMI从2006年2月的55.8震荡回落至2007年1月的49.5,之后虽略微回升至50以上,但并未超过53的水平。

通胀方面,2007年前三个季度,美国通胀率整体弱势震荡,其中CPI同比震荡回落至2.0%附近,PCE 同比波动下行至1.9%以下;美国核心通胀率下行趋势更明显,其中核心CPI同比下行至2.1%,核心PCE同比下行至 2.0%下方。

就业方面,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从2006年3月的高位开始震荡下行,并于2007年7月转负,8月持续为负。美国失业率在2007年9月降息前的表现与前几次降息前的情况类似,处于底部略微回升的阶段。经济增速与制造业PMI持续震荡下行、新增非农就业人数震荡回落、通胀整体弱势调整至2.0%等条件为美联储在2007年9月开启降息周期提供了支撑。

降息节奏:连续十次降息,共计500bp。2007年9月18日,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美联储开始首次降息,降息幅度0.5%,超出市场预期的0.25%。此次降息持续18个月,其中2007年降息3次,2008年降息7次,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降至0.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降息周期间标普500指数及联邦利率走势(见红色区域)

市场表现:2007年美国经济下行主因是居民杠杆率过高背景下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房地产市场崩盘,与股市并无直接关联,这也导致了在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美股依然维持震荡上行的强势运行状态。在 2007年9月降息开启前,美股从高位略有回落,但并未脱离此前震荡上行的通道;在降息开启后,美股在短期反弹触碰甚至突破前高后开启了长达一年半的下行周期。标普500在整个降息期间下跌39.91%。行业方面,依旧是医疗保健、日常消费表现强势,仅分别下跌26.89%、22.4%,其他板块全部下跌超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降息周期间标普500指数及各行业指数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2003年

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联储降息救市

降息背景:美国经济回落超半年,通胀率高企,非农回落失业率底部抬升。2000年科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导致纳斯达克指数狂泻,这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冲击。在纳斯达克指数下行的初期,美国经济并未受到显著冲击,经济增速在2000年二季度甚至反弹至阶段高位;但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破裂带来股市持续的下跌,美国经济在2000年三季度及以后受到冲击,实际GDP增速从 2000年二季度的高位逐季下滑。制造业PMI也持续回落并大幅低于荣枯线水平。

通胀方面,2000年-2001年上半年美国通胀整体位于较高位置,且高于2.0%的中枢位置,无论是CPI同比、核心CPI同比、PCE同比还是核心PCE同比,2001年1月均处于阶段高位附近。

就业方面,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在2000年4月前一直处于高位震荡阶段,但在2000年4月后开始震荡下行,2001 年1月前震荡中枢明显低于2000年4月之前的水平。经济增速与制造业PMI持续下行、新增非农就业人数震荡回落等条件为美联储在2001年1月开启降息周期提供了支撑。

降息节奏:连续十三次降息,共计550bp。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年内美国GDP增速由最高5.3%降至3.0%,并表现出继续下行的趋势。此次降息的出现就是以互联网泡沫破灭为背景,降息幅度大且速度快,自2001年1月3日首次降息开始,12个月内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6.50%降至1.75%,随后又分别在2002年11月6日、2003年6月25日将利率降至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年降息周期间标普500指数及各行业指数走势

市场表现:2001年经济下行的背景与股市关联紧密,正是科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导致科技互联网公司聚集的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行,进而带来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所以在2001年1月降息前,纳斯达克指数已从2000年3月5000点以上的高位回落至 2001 年初2300点以下,下行幅度超过50%;但是这一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仍处于高位震荡区间,标普500指数也仅自高位小幅回落。

降息之后,纳斯达克指数仍在震荡下行,道琼斯工业与标普500波动明显加剧,且开始震荡下行,直到2002年四季度美股三大指数才开始止跌回升。由于本次研究目的是分析美股各行业在降息周期中的表现,因此标普500指数更适合作为市场比较基准。

在整个降息期间,标普500指数下跌9.05%。行业方面,医疗保健、日常消费、公用事业、工业表现强势,逆势上涨7.98%、13.78%、9.82%、1.05%,其余行业全部收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年降息周期间标普500指数及各行业指数走势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医疗保健、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在降息周期中表现通常较好,其中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需要根据降息的目的进行进一步选择。当降息为预防式降息时,可选消费表现要优于日常消费;而当降息为纾困式降息时,日常消费表现要优于可选消费。

声明:本文章仅供一般性参考,并不构成针对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订立任何交易或采用任何对冲、交易或投资策略的邀约、推荐或建议。本文仅使用历史实际数据进行一般性论述,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特定需求等,亦非专为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编制。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