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到1945年是中国人民军队对抗日本军队的艰难的八年,一直到1945年八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民在反抗的道路上从来没有过丝毫松懈,在一次又一次的地区作战中,让中华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其中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军队凭借智慧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其中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湘西会战等成为了后世铭记的著名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经过了七十多年的风霜洗礼,1945年的老河口战役已经被人们遗忘,如今人们甚至不知道老河口在哪里。对于当时正与日军对战的中国军队来说,老河口就相当于中原的门户,这也是为何日军如此费尽心机要攻下老河口的原因所在。

1945年的老河口战役,川军固守城门13个昼夜,1600多名川军战士在这里留下了生命,但最终也没能阻止老河口的陷落,据称1945年春的老河口之战战况极为惨烈,当时的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说,“老河口之战其惨烈之状,不亚于滕县保卫战。”那么在1945年的春天老河口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老河口的攻守之重:地缘

1.中国为何必守不可:战略要地,不可沦陷

老河口素来有“小汉口”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在许多文人作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老河口的身影。

老舍在《老河口》中用诗句描写了当时老河口的繁荣,“战争是风,蓬飞萍转,战时的繁荣,繁荣了客栈。北通豫陕,下走襄樊,水陆车船集中在这一点。那么热闹的公园,那么多的旅店,小汉口的复兴说明汉口的沦陷!”

老河口位于鄂、豫、川、陕四省边界,是鄂西北战略要地,公路四通八达,向北直通河南,向西通达陕南,转南即是四川。老河口依山临江,位于汉水中游东岸,自古以来就是汉水的重要渡口,沿着汉水直上可以直达汉口和上海,进可攻,退可守,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汉口沦陷之后,李宗仁来到了老河口坐镇,经过李宗仁的治理,老河口逐渐成为了五区内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从1939年5月李宗仁将第五战区长官部迁至老河口以后,商人们有了安全感,于是这里开始迅速发展繁荣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