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的一天上午,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监狱里走出,等候他多时的黄包车夫毕恭毕敬地帮他将行李抬上车。

老人背着手,无比惬意地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老爷,我们走吧。”在车夫的催促下,老人缓缓地坐上了车。

在回家的路上,南京的平民百姓看到后,纷纷向他吐口水:“这狗汉奸,怎么还活着。”“他怎么还有脸回来。”“他怎么没被枪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闭着眼,无视这些百姓的侮辱。其实对于这些不痛不痒的语言攻击,他早就已经习惯了,当时被关进监狱也是因为自己曾经当过汉奸。这个职业,没有一点厚脸皮,没人能干得下去。

其实原本他应该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家里人破了点财,最终他只被关了两年就被放了出来。可能是阎王爷认为他所犯下的罪行不可原谅,他出狱后仅仅两个月,就被牛头马面接走了。

抗日战争前就是个精日分子

这个在群众的唾骂声中死去的汉奸名叫陶锡三,1875年出生。陶锡三是个土生土长的南京 人,父辈在南京经营着一家“陶庐浴池”,由于父亲非常有经商头脑,浴池生意红红火火,赚了不少钱。

陶锡三从小的生活条件一直都没有太差过,父亲更是将他送往了日本进行深造。陶锡三当时在东京政法大学学习法律,在日本的生活,让他对日本有了深厚的感情,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

陶锡三甚至把日本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毕业后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国的轮船。当时像陶锡三这种喝过洋墨水的人,在中国可谓是凤毛麟角,基本上算得上是精英阶层。

回国后,他马上参与到了清末的新政中,曾经当过政府的议员,后来也兼职过律师。但是没过多久,清政府就被推翻了,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

陶锡三也看出来了,在这种乱世中,光有钱是没用的,更何况家里还不算是太有钱,只能算中等偏上。想要在这种环境下保全自己,要么有枪,要么有权。

他发现慈善事业是一个接触上流人群很好的途径。于是陶锡三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家族生意,一边拿出一部分钱财做慈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之后,总算把自己垫进了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并且在1922年成为了南京分会的会长。从此他便成为了南京有头有脸的人物。

但是红十字会在陶锡三的领导下,对中国遭受苦难的百姓无动于衷,对日本人的事倒是挺上心。陶锡三上任后没多久,日本就发生了关中大地震,陶锡三得知消息后非常悲痛,马上以红十字会会长的名义,向民间发起募捐。

他还亲自带着团队拜访南京大街小巷的商贩,鼓动他们捐款,经常早上太阳刚刚升起就出发,天黑才回家,经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但是陶锡三却乐此不疲,为了给日本人捐款可谓是煞费苦心。最终这些钱财和粮食被全部送往了日本后,他才放心。

但是命途多舛的岛国又在四年后发生了大地震,这一次陶锡三不仅组织捐款,还带领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成员东渡日本,前往灾区进行救灾,到了灾区后,陶锡三扛起挖掘工具,身先士卒,别提有多卖力了。

后来,有700多名华人劳工前往日本打工,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被日本军警杀害。消息传到中国后,中国群众马上向日本领事馆发起抗议,爱国群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日本政府严惩涉事警察。而面对自己的同胞被杀害,陶锡三却一直都在保持沉默。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中国的百姓也有很多都在生死边缘徘徊,陶锡三身为红十字会会长,对自己的同胞不闻不问,却对日本无比谄媚,这样的行为遭到了不少爱国人士的谴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也证明了,日本人用中国百姓的捐款制作武器,全面侵华战争时,那些射向中国人的子弹都有陶锡三的功劳。

所以足以看出,陶锡三早在抗日战争之前,就已经成为了一名精日分子。仅仅在日本留学几年,就以为日本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这种自作多情的行为真是令人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