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博主发布视频,其在连云港某市场遭遇“鬼秤”,并被市场管理人员抢夺手机。
该视频发布当天迅速引起社会关注。
截至目前,该事件综合影响力指数为74.8%,全网信息总量共11.4万条,相关热搜词条共120条。
该事件网络舆论主要聚焦于“狂飙兄弟被恶意威胁”“市场管理方是否有‘保护伞’”“当地官方账号关闭评论区”等话题展开。
网民情感属性中,负面情绪占比83.1%,正面情绪仅0.7%。情绪分布中,“愤怒”情绪占比52.5%、“厌恶”情绪占比23.6%、“恐惧”情绪占比5.3%。
01.事件脉络
事件梳理及发酵过程
▲5月16日,博主“狂飙兄弟”发布在连云港遭遇鬼秤的视频。
▲5月16日,“狂飙兄弟”直播中,评论区出现恶意威胁。
▲5月17日,官方发布通报,对抢夺手机工作人员予以辞退。
▲5月17日,网友曝连云港市众多官方号关闭评论区。
▲5月19日,官方发布续报:市场主办方罚款35万,多人被行拘。
▲5月20日,连云港市市监管局局长致歉:经营期间建立了一些情谊。
▲5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对连云港鬼秤事件挂牌督办。
02.传播分析
该事件舆情峰值传播速度为429条/小时,传播主阵地主要以微博、视频、头条号与App为主,共占比89%;参与人群主体为社会公众,共占比84.9%。
资讯媒体中,红星新闻、红网、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及新浪财经、搜狐网、网易新闻等门户网站均参与了事件传播。
媒体发布构成中,新闻媒体占比7.4%、资讯媒体占比4.9%,共53家重要媒体参与。
03.舆论聚焦
1.媒体观点
(1)民生细节,薄弱环节需反思
人民网江苏频道:一些城市似乎更关注宏大的命题或主题,相对而言,对民生细节、人心冷暖关切不够。两起鬼秤事件不仅要作专项处理,还要对城市治理的薄弱环节展开反思。
(2)从严治理,及时打掉“保护伞”
新京报:相关部门理当依法从严治理“鬼秤”问题,既需严惩不良商家的欺诈行为,也要及时打掉市场管理者充当的“保护伞”,让这些既不诚信又不讲法者承受代价。
(3)与其让消费者闭嘴,不如严格规范市场管理
正义网:“鬼秤”这种破坏交易公平的行为明显有违诚信,消费者发现缺斤短两要求维权合理合法,用手机记录、监督更是权利自由。与其让消费者闭嘴,不如严格规范市场管理,依法依规处理违规商家,杜绝交易欺诈,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2.律师层面
(1)抢手机行为违法,可拘留并罚款
大成律师事务所张洁律师:市场管理人员抢手机,威胁删视频等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2)使用“鬼秤”商家,或可追究刑事责任
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刘俊丽律师:对使用“鬼秤”的商家,一般会处以没收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3.专家分析
(1)解决“鬼秤”问题,需全链条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电子秤的技术升级,对监管的专业性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技术上做文章。还要加强全链条监管,追本溯源,去了解这些改装后的秤是怎么流入市场中的,包括长期存在带来的危害。加强日常监管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市场监管部门要增强监管的预见性、综合性、敏捷性,不能出了问题才去解决问题,而是要更具前瞻性地关注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鬼秤”隐蔽性强,需监管与个人防范相结合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民生计量检测部副部长樊荣嵘:目前电子秤的常见作弊手段主要包括:遥控作弊,芯片密码作弊等等,操作者可通过遥控器或直接在机器上输入作弊密码进行修改称重。其电子秤的特殊性及作弊方式隐蔽性不易被执法人员抓到现行,需执法监管与个人防范相结合。
(3)手机可以为参照“砝码”,防止“鬼秤”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曾新宇:市民在买菜时,可在公平秤上记录下手机的克重,以手机为参照“砝码”,以此辨别是否出现缺斤少两问题,防止“鬼秤”。
4.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舆论聚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当地治安状况担忧(点赞量:8215);
(2)对去连云港旅游反感(点赞量:1338);
(3)对博主打假行为赞赏(点赞量:1698);
(4)对当地营商环境失望(点赞量:2874);
(5)日常监督管理缺位(点赞量:3580);
(6)违法行为需从严查处(点赞量:5547)。
04.舆情诱因
1.有违“公平正义”
衣食住行直接关系到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而当衣食住行类的社会问题涉及到明显有违于公平正义的情况下,公众对于这类事件的关注度将更高,参与度也会更积极,因此负面舆情也更加容易发酵。
2.自带“大流量体质”
视频的发布方博主“狂飙兄弟”拥有300多万粉丝,且有鲜明的“打假”标签,可以说其本身自带庞大的流量和特色标签,为该事件的初期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引发了社会关注。
3.处置不当,激发公众情绪
事件发生后,当地官方非但未及时回应公众舆论,还迅速关闭了所有官方账号评论区。此行为引爆了公众情绪,进一步推动了更大的负面舆情发酵,引得网友纷纷质问官方“到底在心虚什么”。
05.舆情研判
1.对当地治安与监管产生质疑
当地区性负面事件中涉及暴力、犯罪等类事件时,会降低社会公众对该地区治安管理的安全感,人们会将其与整个地区的治安状况联系起来,从而对当地治安管理乃至监管部门产生不信任。
该事件中,市场管理方抢手机、追赶博主的行为,引发了公众对是否有“保护伞”的质疑。而在博主直播中被恶意威胁的话语更让人胆战心惊,公众在对该博主安全问题担忧的同时,也对该地区民风与治安产生了担忧。
2.易形成地域“黑标签”
地区性负面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当属地部门不能迅速地公布事件调查情况和处置结果的情况下,极易给公众留下带有地域负面标签的形象,从而逐渐形成对当地管理部门的不信任印象,难以抹去,变成所谓的“地域黑”,进而影响地域的声誉形象。
3.影响文旅产业发展
出现地区性负面事件,文旅产业所受影响最为明显,负面事件会迅速降低游客对该地区的好感度与兴趣,减少游客来此旅游的意愿。
在该事件舆情发酵过程中,就有旅游博主发布视频表示将修改行程,不再将连云港设为此次旅游目的地,后多个相关视频评论区中出现网友评论“不去连云港”的言论。
此外,文旅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产业将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景区、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行业,可能会因游客人数降低而导致收入减少。
【参考文献】
大河网:市监局局长就连云港鬼秤事件道歉!曾称“保护伞谈不上,只是经营期间建立了一些情谊”;
人民网江苏频道:鬼秤事件连发,暴露监管深层短板;
新京报:举报鬼秤被摔手机,市场管理者不能充当“保护伞”| 新京报快评;
人民日报:鬼秤视频背后真相不能等太久;
小康杂志社:打假“鬼秤”遭围堵被抢手机?连云港“鬼秤”事件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