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8日,陕西洛川本地网红杨魏平和妻子崔沙沙正在苹果储藏冷库的包装现场向直播间的粉丝朋友们展示洛川苹果。 李进 摄

“现在咱们叫高素质农民,不光要会种植,还要勤动脑筋,苹果怎么去种、怎么管理、怎么选择品种、怎么打开销路,这都是我们果农需要思考与探索的方面。”近日,在陕西省洛川县旧县镇洛阳村种植户张永亮的果园,当谈起把电商当作“新农具”来经营果园时,这位“网络达人”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完整呈现苹果从开花结果到采摘储存、包装运输等种植生产过程,让外地朋友通过网络直观全面地了解延安苹果。”在销售旺季时,张永亮一天可以卖出1000箱苹果,年销售额超过400万元。他不仅销售自己种植的苹果,还帮助附近乡亲们将苹果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已拥有了不少固定客源。

“每天三点以前的订单当天就可以发走,每天的发货量大概在500箱到600箱。越来越多的家乡果农也开始把电商当作‘新农具’经营果园了。”张永亮自豪地说。

在洛川,不少农民顺应发展潮流,凭借种养新手段、营销新思路,靠着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采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手段,逐渐完成从“新农人”到“兴农人”的转换,帮助当地民众创业就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杨魏平、崔沙沙是洛川县槐柏镇底楼村的一对农民夫妇,家中有20亩苹果园。2021年初,夫妇俩在自家院子自创了“扛化肥”的搞笑短视频,视频播放以后,一夜之间涨粉10余万,杨魏平也由此找到了自己短视频拍摄的定位和方向。

“我们记录真实的生活,将日常有趣的行为稍作夸张,在乡间果园、农家大院或是在自家的土窑洞拍摄,每个视频都是我们夫妻的日常,有时‘甜蜜’,有时‘拌嘴’,‘接地气’是网友对我们的评价。”杨魏平说,通过有趣的视频讲述黄土高原上的果农与苹果的故事,他觉得很有意义。

杨魏平说,起初直播前,都要将家里仔细打扫一番,后来网友建议他实景拍摄,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许多粉丝都喜欢他们这种朴实的乡村田园生活,直播间经常爆满。“希望以后能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多推广家乡的苹果,让延安苹果有更加广阔的市场,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崔沙沙说。

要让乡村更好地发展,更快地振兴,离不开“新农人”的长远眼光和开阔思路。“新农人”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等优势资源,能够敏锐抓住发展机遇,敢于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在农业产业形态上进行创新,在农村经济业态上实现升级,能走出致富新路子,为乡村发展装上“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