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年种植,就能生长百年的“铁杆庄稼”,曾养活4亿多人的“千果之王”,如今掉一地居然都没人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漫长历史岁月中,柿子一直是重要的铁杆粮食,灾荒年间更是百姓的救命粮。

小时候是多少孩童梦寐以求的水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知道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柿子在中国却是寂寂无名,好像没有多少人去吃柿子,或者是说种植的人少了,在市场中柿子的份额也逐渐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在近年来,柿子的身影更是十分稀少,既然柿子这么重要,为什么会被如此冷落,背后有什么隐情呢?

●○风靡一时的“铁杆庄稼”○●

《草本纲目》中提到,柿子果实润肺生津,其叶子可清热解毒,根部更是可以治疗咽喉肿痛。

可以说柿子全身都是宝了,在医学方面,柿子对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有一些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十年代末下乡,那时候没啥吃的,秋冬季生产队就会分发几百斤柿子,大家就全靠这些柿子和苞米面度过饥寒交迫的冬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逢到灾年,柿子就是穷人“救命的粮”。

饥饿年代当它宝,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开始注重养生了,专家提出的养生之道曾建议柿子不敢吃,不敢多吃,吃的人便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游记》里,有一章节就是讲山上的柿子堵住了路,后来猪八戒拱出一条路。

其中很长的篇幅夸奖柿子。水果含糖排行表里,柿子和香蕉、苹果、荔枝,都列在前面。可见,柿子在人们看来是至关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柿子别的不行,但它抗虫抗病,寿命长等特点,在果树中也许白果和它有一拼。它是性价比极高的水果,成熟柿子的味道是其他水果无法相比的,熟透的柿子营养丰富口感也非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晶柿子是名副其实的“软妹子”,尤其是熟软后的火晶柿子,拿在手里软软的,红彤彤的像火焰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柿子是最好的水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既解饥又解渴,这是流传数年之久的水果。

尤其是老年人牙口不好别的水果吃不了,柿子可是最好的。柿子还蕴含柿柿如意的好兆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柿子的其他吃法,晒成干即柿饼非常火爆。选择尚未变软的橙红色柿子,用削皮刀削去薄薄的一层皮,趁天气良好时用线拴成串挂起来或摊在秫秸泊上晾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天气良好一般一周即可变软食用,亦可略捏扁接着移至阴凉通风处晾干,待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霜",即成柿干,入口绵甜,韧劲十足,口感极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柿子性寒凉,脾胃虚寒者少食或不食,其它体质者除糖尿病人外,可适当享用此美食。

由于其糖分较大,只要环境通风干燥,柿子会软烂,如同烂年糕,但不会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在缺医药的环境中有伤口了,刚好有软烂的柿子,将其贴粘伤口,会有止血消炎并促进伤口康复的作用,且无任何负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辉煌到冷落,柿子为何无人问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为橘江北为枳”。北方干燥,在北方生活常吃南方食物人会上火;南方潮湿,在南方生活常吃北方食物会湿热。柿子则是为数不多的南北皆宜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存在了几千年的柿子树,硬是让我们“专家”忽悠的没人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柿子和很多食物一起食用会发生反应产生不同程度的毒素,这种毒素对人体有害。

柿子很伤胃,空腹不能吃。烘柿子蒂下面很容易变质有酒味或者发霉,甚至生蛆,不小心就吸嘴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柿子本身会损害肠道功能,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胆结石阑尾炎之类的,吃多了上厕所可能比较困难,所以柿子树虽然多,但基本没有人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柿子“无人问津”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保鲜运输难。未成熟的柿子有涩味,熟不透没法吃,熟透了没法运输。

商贩觉得做柿子的市场成本太高,短时间销售不出去柿子可能就坏了,商贩们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采摘柿子太危险了,柿子树特别高大,枝条很细很脆,柿子长的又快,以前都是折断柿子树枝摘柿子。

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待在农村务农,他们大多选择去城市打工,所以农村几乎都是中老年人,那么高大的柿子树,他们无法采摘,采摘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柿子磨盘柿子和冬柿子树小还问题不大,长大了就摘不了了,十几米高,竹竿都够不着。树枝又脆,便没人摘了。现在的小孩零食很多,比起柿子,他们更愿意吃薯片、辣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柿子产量高但销路窄,运输难。山里的柿子好多就是没人摘的,因为加工了才能吃,还要运输,不够成本。

不能做送礼佳品。人们比较喜欢送苹果,蜜瓜,提子,橙子,很少有人送礼品送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柿子的时候满嘴满手果汁,增加清洁的麻烦,还不能榨果汁喝,又红又甜的软柿太娇了,买回家十个烂五个。即便是被加工成柿饼,柿饼的质量也参差不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面上的柿子大都被打了催熟剂,影响了柿子的口感,人们吃起来不放心。

超市里的柿子与农家的柿子不一样,超市里的柿子经过处理,已经柿子天然的味道,农家柿子原汁原味非常清甜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网友都表示,自己小时候很爱吃柿子和柿饼,尤其柿饼外表的一层白霜。

据说还能治上火引起的口疮,但现在却不敢吃了,怕科技与狠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柿子寒性重,鞣酸也重,打了催熟剂的柿子更是不能多吃。

体质正常的人正常食用几个没事,体质弱,寒性体质的人,胃不好的人则得慎重进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东西产量都不高,农民意识觉得不挣钱,就不愿意种植了,慢慢的柿子也就变少了。

物以稀为贵,种植的柿子变少了,市面上就开始卖的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柿子水分多重量大,卖的又贵,所以选择的人少了。

柿子贵,柿饼更贵,价格贵人们购买的时候可能就会犹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面上的水果产品越来越丰富,尤其技术进步导致新品层出不穷及进口水果带来的新鲜感和高品质,传统水果都面临没落局面。

另外,咱们国人似乎没有外国人爱吃水果,水果消费能力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有更多更好的种类选择,大家不再仅限于吃柿子了,加上以上种种原因,柿子逐渐被人们淘汰。

其实,柿子市场供应量很大的,但因为太甜,销路跟品质有关系,还有柿子饼也占走一部分市场。农村零散的柿子树人少,吃不完就没人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知道,新西兰的奇异果来自于中国的猕猴桃。新西兰人把猕猴桃酸涩、不容易存放、颜值低等缺点进行了改进,结果新西兰的奇异果成了王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柿子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科学家、农学家、食品学家共同来研究,探讨提高品质,增加柿子系列产品开发。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相信柿子未来的空间不会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柿子鲜甜可口,当水果、或加工好的柿饼解个馋,确实很好吃,但柿子属寒性,多食会引起胃不舒服甚至有害身体,所以在食用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杆庄稼”走上无人问津的道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它启示着我们对农业的开发利用需要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多如柿子一样优秀的农产品种源逐渐被我们忽视甚至抛弃。我们应该注意起来,不要让好产品走上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