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落细作物的田管关键性工作,尽快落实查旺长、查虫害,防旺长、防虫害工作。当前要落实以下工作措施。

一、狠抓小麦一喷三防和水肥管理工作

当前冬小麦正处扬花期至灌浆期,扬花始期较历年普遍偏早了4天左右。冬小麦已进入增加粒重、是形成高产的关键时期,也是受干热风影响最严重的时期,当前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保绿叶功能,防早衰脱肥、高温逼熟,延长灌浆时间,增加粒重。关键措施是水肥管理和“一喷三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抓好水肥管理。要坚持少量多次高频滴水,因地制宜随水滴肥,满足小麦扬花和灌浆期对水份和氮、磷、钾肥的需求,延长根系寿命,保持绿叶功能,增加粒重促高产。此期为需水需肥高峰期,要随水每次亩滴施尿素5-8千克,磷酸一铵4-6千克,硫酸钾4-5千克。此期还有三水,要保持田间湿润不旱水,要适时适量滴好落黄水。在小麦灌浆期注意雨天、大风天不灌水,防止小麦倒伏。

二是落实“一喷三防”。当前冬小麦“一喷三防”重点做好防干热风、防控锈病和白粉病。在冬小麦扬花后,在高温来临前亩施0.01%芸苔素内酯10~15克或0.1% S-诱抗素40~50克和98%磷酸二氢钾100~150克,为提高防干热风效果、保持旗叶功能期、促进籽粒灌浆,建议因时因地喷施两次。喷施时可加吡唑醚菌酯、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等杀菌剂防控小麦白粉病和锈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全面做好玉米中耕和化控工作

目前玉米普遍进入5-6片展叶期,密度普遍高于常年,如果田管不善存在倒伏风险。要强化风险意识,全面开展化控防倒伏工作,确保秋粮丰收。

一是开展适期化控工作。为控制玉米基部2-5节节间的长度,降低株高、穗位高和重心高度,增加底部茎秆粗度,提高茎秆机械强度,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在玉米拔节期(6~8展叶)喷施30%胺鲜·乙烯利(乙烯利27%,胺鲜酯3%)亩用25-30毫升。化控剂必须使用机车喷施,不能使用无人机喷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抓好玉米田中耕工作。玉米田中耕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疏松土壤,破碎土块,保水保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中耕作业能够刺激玉米植株的根系发育,增加根系的数量和长度,提高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要逐块田落实中耕工作。

三、抓实落细棉田的两查两防工作

当前棉田正处于4-8片真叶期,6片真叶期普遍见蕾,见蕾期较历年早了7天以上。今年棉花出苗率高(普遍在85%以上)、密度大(亩普遍在1万株以上),5月以来温度高,棉花整体偏旺,害虫进地早。要抓紧时间,尽快组织开展全面积的查旺长、查虫害,防旺长、防虫害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查旺防控工作。发挥3+5技术服务体系作用,确保每人遍插生长尺,掌握叶龄日生长规律,因苗促弱控旺。均衡节间长度,主茎节间长度在2~4cm之间。叶片不肥大,现蕾期棉苗不旺长。

二是查虫防虫工作。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做好逐块条田的查虫工作,提倡带药下地,防早控少治小的系统思念有效控制当前棉叶螨、棉蚜、棉铃虫、棉盲蝽的虫害作物病虫害。早期利用好性诱、色诱和灯诱技术措施,打造绿色防控示范区;倡导点片控制,地头地边封锁,田内田外的防控技术;防控于害虫的幼龄期和减少危害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做好推迟水抗旱工作。清除田间杂草,封牢膜孔,加强中耕保墒工作。

四、做好夏收夏种各项准备工作

全力以赴做好夏收夏种各项准备工作。科学研判小麦成熟期,早摸清和准备小麦收获机械,以及麦秆收获的准备,做到颗粒归仓。环环相扣抓落实,接茬推进复播复种工作,早做好夏种作物种子、农资、农机的准备。

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