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理5月23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5月22日,2024国际马铃薯日·马铃薯多样性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举办。

2023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5月30日为“国际马铃薯日”。在2024年“国际马铃薯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和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举办马铃薯多样性洱海论坛等活动,庆祝首个“国际马铃薯日”。来自全国各地马铃薯研究单位的150多位专家学者,以“多样性资源托起未来希望”为主题,就马铃薯资源评价与利用、马铃薯品种多样性、马铃薯生产多样性、马铃薯消费多样性、马铃薯助力乡村振兴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在云南,马铃薯是备受欢迎的食材,从小吃摊上的洋芋粑粑、炸洋芋,到日常餐桌上的老奶洋芋、干焙洋芋丝,再到休闲美食鲜切薯片、麻辣洋芋条……每一种都带着浓郁的云南家乡味道。云南是马铃薯大省,低纬度高原的立体气候让这里的马铃薯资源和种植有明显的多样性。会议期间,代表们观摩了大理市马铃薯新品种繁育基地并进行现场测产。近年来,云南省共研发出82个马铃薯新品种,满足了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充分肯定了云南马铃薯产业的研发实力,希望研发者整合好省内外资源,把云南尽快从马铃薯大省转变成马铃薯强省。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张慧介绍,云南农业大学的薯类作物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团队相继获批“省级薯类昆明种质资源圃”和“云南薯类生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工程研究中心”,选育薯类作物新品种20个,引进并审定的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占云南马铃薯全年播种面积的20%以上,为云南第一大主栽品种。该品种在冬春干旱、霜冻时有发生的情况下仍取得了增产增效的效果,目前占大理洱海流域马铃薯栽培面积的95%以上。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专家介绍,马铃薯品种数以千计,颜色、大小、口味和营养特性不尽相同,是仅次于稻米和小麦的全球消费量第三大粮食作物,全球共有159个国家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780万公顷。世界每年马铃薯产量为3.74亿吨,是数十亿人的主食。全球目前约有5000个马铃薯品种,马铃薯的多样性对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