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市场的急速膨胀和加剧内卷下,一个个造车新势力的倒下已经不是新闻。然而,进入第二季度的龙年车市,似乎开始给败北的企业发“复活卡”了。前有贾跃亭FF汽车股价触底反弹,后有高合汽车邂逅“白衣骑士”拿到救命钱,近日爱驰汽车也传来好消息,有望在美股“借壳上市”。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成立于2017年的爱驰汽车自2023年3月出现出资金危机,拖欠工资、总部办公室欠款退租、工厂停工等负面消息层出不穷。

但进入2024年5月后有消息传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SPAC公司哈德逊收购I公司(Hudson Acquisition I Corp.,股票代码:HUDA)宣布与爱驰汽车欧洲公司(以下简称爱驰欧洲,Aiways Automobile Europe GmbH)签署业务合并协议书,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12月31日前后完成。这意味着,爱驰欧洲或将通过收购哈德逊收购I公司,在美股“借壳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消息一出,不少业内人士都留意到了一点:此次完成融资的爱驰欧洲,是爱驰汽车在欧洲的分支,在运营和财务方面都相对独立。据内部人士透露,由于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定价压力,爱驰汽车没有继续留在中国市场的计划。目前,该公司已在德国设有欧洲总部,计划将未来销售重点集中在德国。

借壳上市 锲而不舍

自成立以来,爱驰汽车在国内的市场表现就一直平平。它官网在售的车型有U5、U6两款SUV,2020-2021年,爱驰汽车的国内销量分别为2600辆、3011辆,2022年U5销量有所爬升,但全年也就卖了不到5000辆,存在感并不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补充血条,爱驰汽车曾多次尝试上市融资。2021年6月,爱驰汽车计划在中国市场进行IPO,但由于科创板IPO审核收紧等原因,上市计划未能实现。

2022年,爱驰汽车在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销量不佳的情况下,又计划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借壳”上市,其目标是教培企业华夏博雅。

根据当时的意向书条款,爱驰汽车的估值总金额定在了50亿美元至60亿美元之间。如果收购完成,爱驰汽车所有的股权将被转换为上市公司的普通股。然而,由于内部高层人事变动以及资金问题,这个“借壳”上市计划最终也没有成功。

而今年传出的“借壳上市”做法,也属于SPAC模式。相较于传统的IPO模式,SPAC上市更快、费用更少、流程较为简单,相当于通过收购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达到自身快速上市的目的。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就是采用这种模式登陆美股的。

当然,简单快捷背后也是要付出成本的。根据双方披露的协议(LETTER AGREEMENT),爱驰欧洲在SPAC交易完成前,需分三期向目标公司支付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46万元)。其中,双方协议签署前或协议签署时支付的100万美元不可退还,另外两笔50万美元款项需在SEC文件提交时和收盘时支付完成。

欠薪未偿,前途未卜

虽然爱驰欧洲有望通过上市进行华丽转身,但母公司爱驰汽车在国内依然深陷泥潭。

据企查查信息,2024年5月14日,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7211元。两天之后,该公司又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涉及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相关合同纠纷案件,执行标的2.18亿余元。截至记者发稿前,爱驰汽车有限公司今年共有3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未履行比例100%。

自从2023年第一季度爆出资金问题后,爱驰汽车就卷入了一系列负面新闻中。根据媒体报道等公开信息,内部员工晒出欠薪和劳务维权等图片、办公场所报道人去楼空、办公场地拖欠租金水电物业费、总部电话停机等迹象都表面,这家造车“新势力”陷入了困境。

如今,爱驰汽车的微博官方账号最后一条博文仍停留在2023年5月4日。据为数不多的车主反映,爱驰汽车官方APP至今也无法刷新页面。

出道即巅峰,从此往下冲

与同病相怜的高合汽车一样,爱驰汽车也有着名声响亮的创始人。曾在奔驰、斯柯达、沃尔沃等知名汽车品牌担任高管的付强,在2017年创立了爱驰汽车,联合创始兼CEO谷峰曾担任上汽集团CFO,而前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则担任着爱驰的汽车顾问一职。

爱驰汽车成立后,曾获得宁德时代、腾讯投资、滴滴出行等大企业的投资,还有江西上饶政府的资金支持,经历过多轮融资后,累计金额超过百亿元,可谓出道即巅峰。

2019年,爱驰汽车以17.47亿收购江铃控股50%股权,创下国内造车新势力获取生产资质的最高成本纪录。此外,爱驰还在江西上饶自建了一座规划产能30万辆、拟投资额133亿元的工厂。

2020年,爱驰U5上市,出口至法国,后续扩展至德国、荷兰等国家。不过从销量来看,爱驰的第一步并没有走好。据乘联会数据,爱驰2020年共交付2600辆,2021年共交付3011辆,2022年为4626辆,2023年一季度累计销量仅为536辆。与同其他造车新势力企业相比,差出了一到两个数量级。

数额庞大的投资,让爱驰短期内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同时,爱驰汽车的高层间也出现了利益争斗,特别是在2021年底,老股东陈炫霖加入后,对原有管理层进行了清洗,导致内部矛盾激化。

2023年11月,爱驰汽车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先后被曝出资金危机、工厂停工、申请破产等负面信息。安吉汽车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以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欧洲市场就不卷了?

借本次签署业务合并协议书的时机,爱驰高管向公众表示,爱驰今后或将离开中国本土市场,专心投入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的业务。

其实从创立伊始,爱驰就比较注重海外市场的布局。其两款产品U5和U6在设计的时候,是以欧盟整车型式认证WVTA为标准来参照的。WVTA是国际上最具含金量的认证体系之一,涉及车辆安全、性能、环保、续航等40多项测试项目,可以助力产品在欧洲27个国家和其他认可WVTA认证的国家的销售。

根据公开信息,2020年爱驰汽车就已出口到丹麦、德国等欧洲国家,U5还曾在以色列跻身当地电车销量榜前三名。如今,爱驰汽车的销售范围覆盖了20个国家,在海外拥有155个销售门店。

但欧洲市场的竞争环境会小于国内市场吗?

虽然欧洲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正不断增长,政府支持力度较大,且没有太具竞争力的本土品牌,但竞争强度并不算低。

且不提常年稳居欧洲销量榜首的特斯拉,以及逐渐在新能源车上发力的大众集团,光看如今前赴后继、跨洋远征的中国新能源车大军,也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比亚迪、MG等品牌已在欧盟各国布局,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也野心勃勃。曾在本土市场败北的爱驰,更换赛场后能否借助先发优势跑赢对手,目前仍是未知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胡雯雯 实习生 郝沛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