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代帝王一样,朱元璋多妻多子。从二十八岁到六十八岁的四十年间,朱元璋和他的后妃们共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但在众多妃嫔中,他最敬重的还是结发妻子马氏。历史上称马皇后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朱元璋施行暴政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

马皇后到底是个怎么样女人,能让朱元璋对她“言听计从”呢?下面几个故事或许可以说明一些缘由。

#1

当朱元璋率众驰聘大江南北之际,其妻马氏一直照料着朱元璋的饮食起居,替他掌管文书。有一段时期,因遇天灾,军中缺粮,马皇后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设法贮存一些干粮腌肉,保证朱元璋的营养供应。朱元璋攻取应天之后,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朱元璋面临着东、西两面的夹击。马氏便率领军中诸将妻妾不分昼夜地赶制衣服鞋子,让前线的将士及时得到衣物补给。朱元璋在军中的公文书信,也全由马氏整理保管。无论朱元璋需要查询什么,她都能快速准确地提供给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述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的台前幕后》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4年5月

定价:58元

#2

朱元璋登基之后,为报答马皇后的恩情,平慰她自幼的孤苦,便设法访得了她的族人,要授予官职。马皇后经过慎重考虑,认为不妥,就向朱元璋说道:“国家的官爵应该授给贤能的人。妾家的亲属未必有才。若是庸才,因此而得了官,势必恃宠骄横,于国不利, 于家不祥。妾听说前代外戚之家往往因为骄奢淫逸,不守法度,搞得家破人亡,这不是妾所希望看到的。倘苦皇上要加恩于妾的家族,给他们一些赏赐也就足够了。”这一番议论不仅高蹈至极,而且顺情合理,朱元璋极为赞赏。其他妃嫔自然也就不敢借着皇家的威严和皇帝的恩宠,为自己的父兄邀官邀爵,借势张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述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的台前幕后》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4年5月

定价:58元

#3

朱元璋一心要做节俭的皇帝,马皇后也相夫教子,以身垂范。她平常总穿很粗糙的帛绸,洗了又洗,已经破旧了,还舍不得扔掉。她还叫人将一些零碎的布帛补缀成衣服,给诸王与公主穿,让他们知道蚕桑的艰难。一遇荒旱年景,她就亲自带领宫中妃嫔吃素,祈祷上苍,有时甚至吃粗麦饭、野菜粥。她还建议朱元璋在乡村普遍建立义仓、预备仓,储谷备荒。

元大都攻克之后,很多宝物运抵南京。宫中一片欢悦,马皇后却从这些战利品中想到了失败的教训和亡国的悲凉,她对朱元璋说:“前朝有这些东西,终究流散,妾想,帝王是不是还有比珠玉更珍贵的宝物呢?”朱元璋想了想,笑着说道:“你说的是得贤为宝吧。”马皇后拜谢道:“诚如陛下所言,妾与皇上同出贫贱,好不容易才有今天。常怕奢侈带来骄纵,细微处隐伏着危亡。所以愿得贤德的人与皇上共治天下。”又说:“法不可以经常变更,否则这法就残破无用了;民不可以经常搅扰,经常搅扰,百姓便难以为生。”朱元璋觉得很有道理:“你的话可为座右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述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的台前幕后》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4年5月

定价:58元

#4

宋濂是明初的功臣,又是太子的老师,朱元璋起先对他十分尊重。当他告老还乡以后,朱元璋还写信向他问好。后来他的孙子宋慎卷进胡惟庸一案中,宋濂坐逮京师判了死刑。马皇后听说了,向朱元璋求情,要求赦免其罪。她说:“宋学士退休在家,怎么能够知道孙子的罪事?百姓人家请个先生,尚能始终尊敬保护他,何况是太子的老师呢?”

朱元璋听后,不予采纳,并说妇道人家不懂这种事,更不应该干涉此类事。到了吃饭的时候,马皇后特意撤去酒肉,面带忧伤。朱元璋感到奇怪,便问为何这样,马皇后说:“妾哀痛宋学士所遭受的刑辱,想替几个儿子为他们的老师服心丧而已。”朱元璋听了极不高兴,扔下筷子,离席就走。可经过冷静的思考后,朱元璋第二天还是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改流放茂州。若非马皇后全力营救,朱元璋便结果了宋濂的老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述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的台前幕后》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4年5月

定价:58元

#5

在遏制朱元璋暴烈脾气的同时,马皇后也关心民众疾苦和时事。有一次,当朱元璋从国子监参加祭孔的典礼回到宫中后,马皇后问监中有多少太学生。朱元璋说有好几千。马皇后又问太学生是否带有家眷,朱元璋回答说大多数太学生带有家眷。马皇后便说:“治理天下者,以贤才为本。如今人才辈出,可喜可贺。但监生由国家供应衣食,而他们的妻子的衣食却没有保障,这怎么能使他们安心读书呢?”朱元璋听从了马皇后的建议,下令设立红板仓,贮存粮食,专供太学生家属,每人每月领米六斗。从此以后,太学生家眷伴读,由政府支付口粮,马皇后为太学生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述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的台前幕后》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4年5月

定价:58元

#6

由于过度劳心劳力,洪武十五年(1382年)初,马皇后忽觉身体恹恹,到八月便一病不起。群臣上书,恳求为皇后祈祷,并遍请天下名医为皇后调治。马皇后自知病危,既然御医们已经束手无策,也就没有什么指望了。她恳切地对朱元璋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祈祷又有何益?即使扁鹊再世,也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一旦找来的郎中投药无效,陛下一定会因爱妾心切而杀这些郎中的,这岂不是让他们白白送命而增加了妾的罪过。”

从此,所有医者开的药马皇后都不吃了。朱元璋心里很是难过,劝她说:“药还是要吃。万一无效,我也会为你宽恕他们。”马皇后知道丈夫的脾气,她不愿意让这些郎中和服侍的人受牵累,而正是马皇后的这个最后善举,不知使多少人免了杀身之祸。临终前,朱元璋问还有什么要交代的,马皇后说:“愿皇上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但能如此,妾虽死而无憾。”八月初十,马皇后病逝,享年五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