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皮不仅是知名中药材,也是保健、食疗的天然佳品,在新会,人们用千百般法子,烹饪这份“宝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碗粥好吃,还治病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来一碗暖暖的陈皮粥,不仅美味,还能上顺心肺之气、下顺肝胃之气。小时候在新会,每逢我感冒咳嗽、食欲不振,妈妈都会煮上一大锅陈皮粥。陈皮浓郁的香气,融合在浓稠的白粥中,吃完身体暖暖的,很舒服,也开胃。

据传说,陈皮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陈皮粥被用于治疗各种肠胃疾病。还有传言,慈禧太后中年以后生出些脘腹胀满等“富贵病”来,光绪皇帝觅得一张良方——陈皮粥,他亲自让太监细细熬了,送给慈禧太后。慈禧看着这碗散发芳香、绵糯的米粥,喝下去之后肠胃感觉舒服多了,从此,每日一碗陈皮粥便成了慈禧太后的习惯。

在中医理论中,陈皮不仅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可以促进心肺的气机流通,增强免疫力,还可以健脾开胃、散寒祛湿,改善胃肠道湿寒状况,缓解腹痛、腹泻。它的做法也很简单,拿出一片陈皮放在温水中,醒皮15分钟之后,放到米中一起熬成粥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口陈皮水鸭汤,唤起故乡情怀

正所谓广东“无汤不上席,无汤不成宴”,如果要用一道汤,唤起新会人乃至江门人的专属味蕾,那一定是最为传统、经典的“陈皮水鸭汤”。

新会陈皮作为广陈皮代表,药食同源。在《中国药典》中,广陈皮与其他陈皮相区分,有治疗“食积腹泻、咳嗽气喘”“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陈化三年的陈皮带有一股花香味,五年则沉淀出沉香味,十年以上便会化出浓浓的药香味。

陈皮水鸭汤最地道的做法,以十年的陈皮加上水鸭、红枣、蜜枣,炖上四个小时,便陈香四溢、金黄清澈,不仅香醇味甜、生津开胃,还能养生润肺、健脾祛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2,陈皮“和”百物

陈皮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那便是协调诸药。它与补药一起,能增加补的作用;跟泻药一起,能增加通下的作用;跟温药在一起,能起到温补的作用,陈皮在协调诸药的过程中,也能发挥它自己最大的作用。

梁姨曾经分享道,她的老伴最近睡眠质量非常差,晚上辗转难眠,即使睡着了,半夜也很容易醒来,试过按摩、运动各种方式,都没办法缓解。后来,朋友给她介绍了一道安眠神方,用陈皮加上灵芝和乌鸡一起炖汤。老伴喝了之后,夜里果然睡得踏实了许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陈瑞芳表示,灵芝性温、味淡,具有补气安神、疏肝解郁的作用。老人经常食用灵芝,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同时对于预防肿瘤也有一定的疗效。陈皮味苦、辛,性温,具有行气除湿的功效。在汤中加入灵芝和陈皮,对调理脾胃功能也大有裨益。

上述药材与乌鸡同煮,能够起到滋阴补肾、延缓衰老的作用,对于因肝肾不足引起的睡眠质量欠佳问题,有不错的疗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科普】广东三宝、十大广药及岭南八大保护中药

“广东三宝”指的是陈皮、老姜、禾秆草。三者原值本来都不高,但经过广东人用心研究,都发挥出重要作用,物贱而用广,材小而效大,无物可及,受其惠、感其恩者不可胜数。这三样寻常物事在民间历经口碑传扬,而终得“广东三宝”之美名。

“十大广药”:化橘红、新会陈皮、阳春砂、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高良姜、广地龙。

“岭南八大保护中药”: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

(以上内容摘自《广陈皮密码》一书)

供稿丨廖文静
编辑丨姚纪芳
来源丨羊城晚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