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馆》

一间茶馆,见证一段历史,大约是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茶馆随时代不断改良, 茶馆里面的人物,有爽快直言的,有切实行动的,更有买卖交易(女性),为钱做事(汉奸),到处抓人的,王掌柜呢,就守着茶馆,经历那一段又一段动乱的日子,仿佛我也经历了那段黑暗的时间一般。茶馆里的各色人等,不论主角配角都演得好,故事剪辑,味道足足的,看完就是酣畅淋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二马》

马则仁真是个十足的悲剧人物,四体不勤,眼高手低,放不下自己所谓的大爷面子,自以为是的蠢货,只知道变卖家产坐吃山空挥霍无度,马威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注定了悲剧的一生。把人物刻画地精准犀利,二马是个人与时代紧密结合,是缩影,是记忆,结束的很突然,却又很悲伤,不过从这部剧能看出陈老师对艺术与剧本是抱有忠诚与眷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雷雨》

曹先生的经典之作,周家人这些人就是旧时的悲哀,周朴园,第一个让我真真切切意识到男人骨子里的的现实与冷漠的纸面人物。从艺术手法上来看,《雷雨》采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压抑和悲剧氛围的世界特别是剧中雷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场景,更是将剧情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四世同堂》

老剧真好看啊,除了画质没那么清晰,挑不出啥毛病,老舍先生那些细致的心理描写不太容易通过影视画面展现,但也足够优秀了。一部中华民族在日本侵略时期的血泪史,老舍先生对小人物的观察和刻画真是丝丝入扣,中国人太苦了,看完更恨小日本,也深为老舍先生的结局感到痛惜,想来那天他的心境就跟天佑走时是一样的吧,实在太令人心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日出》

这剧看着太苦了,不是故意煽情的苦情戏,而是如何挣扎也难以摆脱看不到希望的绝望,小人物不论如何努力生活,逆来顺受或投机取巧或坏事做尽,都难以摆脱时代的压迫。这应该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影视化改编,将日出原著里几句话戏份的人物都进行了扩展,合情合理,更凸显了时代的悲剧,高明之至,剧中演员阵容也是极其强大,徐帆自不必说,其他角色也是各个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牙儿与阳光》

一阵唏嘘与痛心,旧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没有出路,为了生存,母亲与女儿都只能沦落到卖身的地步,同时也是对当时官宦的极大讽刺。不管生活多么苦,孩子一直在妈妈身边也是很幸福,妈妈也没有抛弃她,穷家女张小月与富家女罗灿阳殊途同归,最后却是都只能进女教管所的悲惨结局,马伊琍的演技非常稳,女学生的清纯,卖身后的风尘,自暴自弃,对社会看清后的超脱,很出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6部经典老剧值得细细品味,全看过的就不再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