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朝运动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是反对清王朝反对外国侵略的一次空前的反抗运动。在太平天朝运动期间,萌生了许多人民英雄,他们带领无数个被压迫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与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斗智斗勇,努力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和平自由,实现幸福。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名将士,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虽是女子,但是却英勇无比,才智过人,深入敌人内部,与清政府互相对抗,多次连胜,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却落个被清朝凌迟处死的后果,令人痛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萧氏是湖南人,出生在乱世之中,从小家境贫寒,四处漂泊,深恶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从小就有与别的女子不一样的踌躇大志,立志要保家卫国,投身到革命建设之中,苍天不负有心人。

她赶上了太平天朝运动。凭借自己的辛苦努力和过人本领,她很快就从小将士成为了太平军中为数不多的女首领,带领将士们出生入死,奋勇杀敌,很是威风。

其实,由于当时太平军起义匆忙,各方面都还未成熟,实际上的太平军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跟随洪秀全领导,受他的直接派遣,直属于他的部队,另一种是打着太平军的旗帜,进行武装反抗,实际上也就是挂着太平军的名,并还没有加入太平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也就是通俗易懂的说,王萧氏是自己起的义。并不完全属于太平军的部队,但受洪秀全的指导。起初王萧氏还浑浑噩噩,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解决温饱,能够勉强度日就可,没有那么大的追求。

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平民小子,叫做王宏夫。日子虽然清贫,但两人举案起眉,相敬如宾,日子贫寒,但有盼头。奈何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湖南地区又频发大饥荒,百姓们苦不堪言,难以度日,起义骤发动乱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之下,王萧氏便与其夫王宏开,前往广东,试图做个小生意,来维持勉强的日常开销,奈何屋漏偏逢连夜雨,广东地区也并不太平,饿殍遍地、动乱不堪。于是,王萧氏便与丈夫商量。一同加入天地会,组织反清集团,打算与清政府抗争到底,劫富济贫,夺取权益。

道光21年,其夫王宏开,在奔走中不幸病故。王萧氏来不得悲伤,便将满腔愤慨,投入到天地会中,想要试图改变这个脏乱不堪的社会,与清政府对抗到底,赢得一个全面的自由社会。王萧氏胆智过人,心怀天下。可以说是智勇双全,有超乎一般人的非凡谋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几天内,她暗自奔走,集齐一伙人,共聚天地会。没有刀剑长矛等锋利武器,他们便想办法自己造。石头、棍子、木棒,揭竿而起的都成为他们有力的武器,甚至说,他们将一切零碎的东西,变废为宝,制成自己想要的东西。

就这样,在那个封建的父系社会里,王萧氏凭借自己的能力,闯出了一番血路。把一群看似手无束鸡之力的散沙队伍,锻炼成有组织,有纪律,战斗力极强的军队。成为南方一带极具战斗力的队伍,可谓是令人威风丧胆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52年1月14日,王萧氏不辛被清军所捕。清廷对这些所谓叛军的处理手段,十分的残忍,令人发指。下令将王萧氏是处以人类最残忍的刑罚—凌迟之刑,所谓凌迟之刑,其实就是让犯人保持清醒,将其的肉一片一片的活刮下来,疼痛至极,恐怕常人难以想象。

就算如此,清政府也还不打算放过她。最后,又下令将她的尸体剁成肉酱,可谓是死无全尸,连渣都不剩。但不可磨灭的是,王萧氏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传奇女子,她在世时做的那些贡献,对整个时代来说都有不可置疑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领队伍与清政府互相对抗,面对那些又强又壮的男将军。王萧氏毫不逊色,多次与太平军里应外合,将清政府打的是落荒而逃,以极少的部队面对清政府的大军,也能多次以少胜多。搞偷袭,设埋伏,找联合,多次击退清政府,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历史上有一则记载,将王萧氏的过人之处,体现得淋漓尽致。1851年,太平军已大半获胜,占领多个城市,可以说是拥有了清廷的大半江山。各个地区的太平军开始筹谋划策,争互相联合,争取最后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王萧氏与广东天地会首领密谋,打算向清政府驻扎的封地进攻,也就是当今的莽山县,打算一举拿下此地,赢得战略制高点。但当时敌我力量有点悬殊,王萧氏深知硬拼恐怕会弄个两败俱伤。

但双方战役即将打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战,不能退缩。在这紧要关头,王萧氏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非常妙的法子,那就是带领将士们在暗处伏击,赌一把,试图切断敌军的退路,来个翁中捉鳖,一举将其灭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不其然,虽兵行险着,但效果却出奇的好。此法一举击灭数十人,打得清军落荒而逃,十分狼狈。此战也让王萧氏名声大震,不仅受人敬仰,还成为了清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对她恨得牙痒痒,也为她后面被捕,行凌迟之刑留下了很深的铺垫。

王萧氏虽为一介女子,看似弱不经风、楚楚可怜,但实际上,内心坚毅、心怀大义,有着旁人所不能比的韧劲,与其说她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女中豪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不如说她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整个现状,弱小、满目疮痍、封建落后,但总有那么一批人挺身而出,总想以一腔热血和顽强利志,来改变的那个不堪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