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了,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然而今年的小满节气不一般,老人们还说是百年难得一遇,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是因为今年的小满节气有三大特点,第一个小满节气是在公历的5月20日,这是一个非常浪漫的日子,一些年轻人也把它称之为“表白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是今年的小满节气是在农历的四月十三日,这样小满节气是在公历的5月20日,然后是5月21日,而农历却是十三、十四,正好连起来就是“我爱你一生一世”的谐音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小满节气前一天是农历的四月十二日,老辈人就说了“不怕四月十二日晴,就怕四月十二日下”,而且还说如果这天下雨了,预示着后面的收成不好。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小满节气也有三怕,老话说“小满现三象,农民要发愁”,说的就是农民害怕小满节气出现这三种现象,不然就要发愁了,那到底是哪三种现象呢?

一、小满节气当天是晴天。

在我国的传统农耕文化中,每一个节气都承载着丰富的农谚和深厚的农耕智慧。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名字虽带“满”字,但并不意味着丰收在即,而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小满时节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如果雨水充足,对于小麦、大麦等夏熟作物的灌浆涨籽非常有利,是丰收的重要保障。因此,民间有“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的谚语,这里的“不满”指的是雨水不足。

意思是说,如果小满节气时晴天而没有下雨,那么往往预示着小麦的长势不会太好,到了芒种的时候不需要过多的管理了。因为管理也于事无补了,说明小麦收成不好成为了定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认为在小满节气的时候下雨才好,这样预示着后面风调雨顺的,对麦子的成长有利。但如果这天是晴天,这预示着后面的雨水少,而这样不仅会影响麦子的灌浆涨籽,还可能造成歉收。

在民间还有不少类似的农谚,比如“小满不下,黄梅少雨”,说的是小满节气如果晴天没有下雨,预示着后面的黄梅雨很少。

另外还有“小满无雨,芒种无水”、“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等,都反映了小满时节雨水对后期天气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小满时节没有下雨,那么后期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干旱天气,很显然这样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小满节气刮大风。

这个不用多说,农民也知道,在小满节气的时候小麦等夏熟作物就快要成熟了,如果此时还刮大风,就会造成一个结局,那就是小麦大面积倒伏。

老祖宗也总结了不少这方面的谚语,比如“小满火南风,辛苦都成空”、“小满南风起,大麦小麦全倒地”,这些谚语都表达了小满时节刮大风对小麦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在小满时节刮大的南风,通常带有较高的温度,会使小麦叶片蒸发过快,导致植株失水过多而枯萎。此外,大风还可能将小麦吹倒,造成机械性损伤,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三、小满节气打雷且不下雨。

光打雷不下雨,这个在民间也称之为打“干雷”,而老辈人的经验就是在小满节气的时候打干雷不是好兆头,民间有谚语说“小满响干雷,土埋半截腿”“干雷炸小满,龙王也不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谚语都表达了小满时节干雷对农作物的危害,说的是在小满节气打雷却没有下雨,往往后面会有大的干旱。

而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之所以出现只打雷不下雨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云层中的含水量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降雨,这样就容易出现旱情。

另外干雷通常伴随着强烈的空气对流和高温天气,会使农作物叶片蒸发过快,导致植株失水过多而枯萎。

以上这些都是农民过去长期观察之后经验的总结,在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预测天气也没有更有效的方法,这些农谚就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辈人就说了,在小满节气如果出现了晴天、大风、打干雷的任何一种现象,那就要早做准备了,就是担忧后面小麦的收成受到影响。

毕竟,小满时节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雨水、风力和雷电等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了解小满时节农谚背后的智慧以及雨水、大风和干雷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并有效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