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选自“菁华荟”系列文章汇编第3期,6月初,我会将这期汇编共享到群中。

学习“笔杆子”对优秀文稿的解构、分析文章,是新手文友提高写作水平的“快车道”,也是文友一直期盼的学习形式。

因此,我组建了好文“品鉴官”团队,由各领域的“笔杆子”对近2个月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署名文章、讲话汇报、经验典型、调研报告等优秀文稿进行筛选、甄别、推荐,并以文字的形式对优秀文稿进行点评、赏析,我按月汇总。

这里共享该系列汇编中的一些文章,与文友共同研讨学习。

今天,向各位文友推荐的是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的《深刻理解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评析。

按照相关规定,本号只能分享这篇文章的评析文字。文章原文请自行网络查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是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发表在《学习时报》2024年3月15日第1版的文章。文章聚焦金融文化这个主题,从深刻内涵、时代意义和实践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深刻内涵方面,主要围绕具体要求,从“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五个方面展开。

时代意义方面,强调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将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着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保障。

实践要求方面,提出了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八个坚持”。

总体上,文章选题新颖,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新要求,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有相关重要论述;结构严谨,从宏观逐步向微观、从抽象逐步向具体,层次清晰递进;内容丰富,紧扣中央要求和重要论述,基本涵盖了高层对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总要求、大方向,有助于大家深入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意义、要求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正文评析

第一段:这一段从历史的角度突出文化建设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性,进而引用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论述,内容权威并作出评价,有效切入了本文深刻理解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主题。

一级标题: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级标题: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第三段至第八段:这一段从“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五个方面展开,与提出的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基本一致,做到论述的角度和方向不走偏,也突出自己的理解,这种写法比较少见,一般情况是要么全部遵循原论述,要么重新打散,自己搭建新的框架,但是内容不会偏离原论述。

一级标题: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时代意义

二级标题: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将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着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保障。

第九段至第十一段:这一段从理论创新、重要作用等方面突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意义,理论来源强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重要作用体现在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是着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保障,论述的视野宽阔,角度较为合理。

一级标题: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要求

二级标题: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第十二段至第十九段:这一段从八个方面展开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要求,这八个方面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八个坚持”一致,因此是自下而上的结构,既然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要“八个坚持”,那么具体怎么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然要紧扣“八个坚持”展开。内容上,每一个方面都是先理论、后措施,基本都是三句话,八个方面的篇幅基本差不多,布局合理美观,整体上可读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