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主责主业。进入新时代,如何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提高协商效能,贡献政协力量?央广网江西频道特别策划推出《2024新闻媒体基层政协行》系列报道,围绕经验做法、亮点品牌、创新协商工作格局等,解读江西政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央广网南昌5月23日消息(记者刘培俊)“自东汉至晚唐五代,洪州窑火熊熊燃烧了800多年。洪州青瓷的特点是造型纯朴古拙,釉色莹润,如玉似翠,以及那变幻莫测的冰裂纹,总是让人充满遐思,如痴如醉……”5月17日,记者来到江西省丰城市洪州窑碗泥岭青瓷传承基地时,丰城市政协委员甘泰之介绍道。

走进碗泥岭陶瓷制作工坊,雕坯师傅们正熟练地运用着刀具,抬手之间,洪州窑的代表性纹饰莲花纹便跃然于杯盏之上,可谓精妙绝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州窑瓷器(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我们高中时诵读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洪州是南昌的别称,我一直认为洪州窑自然应该是在南昌,没想到洪州窑分布在丰城。”来自北京的游客孙女士这样说道。

“因古代丰城县隶属洪州,唐代名窑一般都以州定名,所以称之为洪州窑。”甘泰之说,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

“洪州窑青瓷绝不只是褐色一种,其主色为青绿釉和黄褐釉两类。”甘泰之介绍,最早见于陆羽的《茶经》。其中有描述,“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陆羽是从釉色和茶色相配角度来赏瓷,但这寥寥数言却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洪州窑在哪里?后世典籍虽对洪州窑也有记载,但对其窑址的确切地址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1977年11月,考古工作者首次在赣江西岸的丰城曲江镇罗湖村一带,发现西晋至隋唐时期的窑址群,由此开始撩开了洪州窑的神秘面纱一角。”丰城市政协委员、丰城市文广新旅局二级主任科员赖洪生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体验陶艺制作(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1993年国内古陶瓷考古界认定洪州窑遗址就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当年,洪州窑遗址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洪州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州窑遗址现存约51.5平方公里,共发现窑址32处,遗址分布甚广,从丰城市最南边的剑南街道罗坊窑址至最北边的同田乡牛岗山窑址。

2013年,洪州窑碗泥岭制陶工艺被录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洪州窑青瓷烧制技艺成功申报宜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9年,碗泥岭制陶工艺被录入第一批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如今,洪州窑是丰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位于该市铁路镇陂上村的洪州窑碗泥岭古窑则是洪州窑千年窑火唯一的传承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瓷匠人专心制作(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如何让洪州窑熊熊窑火重燃,展现古代陶瓷艺术之美的同时,促进洪州窑陶瓷的保护利用及发展传承?

5月17日下午,洪州窑文化传承与保护协商会在洪州窑碗泥岭青瓷传承基地举行,丰城市政协委员、相关专家、非遗传承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围坐一堂,就如何推动洪州窑的传承与保护建言献策。

“当前,洪州窑在人才培养、宣传以及硬件配套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甘泰之提出了个人想法,引起了与会者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州窑瓷器(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近年来,为推动保护与传承洪州窑,丰城市政协做了大量工作。”赖洪生说,2023年提出的关于推动洪州窑传承与保护的建议,得到了丰城市委市政府的采纳,并出台了洪州窑陶瓷文化振兴的实施方案,明确了15项工作清单。截至目前,已完成了方案中的五项工作清单,保护与传承洪州窑文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洪州窑青瓷烧制技艺已获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一步,我们将助推该技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谈到如何发挥政协作用助力洪州窑复兴时,丰城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小平坚定地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