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详询公众号【海岛林哥】

海南落户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海南人才与普通落户区别
(1) 人才落户到本省的,可以直接买第一套房,且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2) 人才落户首套住宅,首付30%;第二套住宅,三亚首付50%,其余市县40%,如果是在海口,在第一套房贷还完的情况下,首付40%,未还完的情况下70%。非住宅类,首套、第二套首付都是50%,贷款年限是10年。
(3) 普通落户,在海南购房至少需要缴纳24个月及以上的社保或个税,购买时以家庭为单位,仅能限购1套房,首付不低于70%。
(4) 无论是普通落户还是人才落户在购车、子女上学等方面,和本省居民享同等待遇。
2、未落户海南购房
(1) 人才未落户到本省的,本人家庭在本省无自有住房,须提供本人在本省累计12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缴纳证明,可购买1套住房(含二手房,不含产权式酒店)。
(2) 不落户海南,实际引进在海南工作的人才但并没有落户不满足购房条件,不满足人才引进的情况下,只能购买海南的纯商业用地产品了,比如40、50年产权的公寓、复式、SOHO等。这类产品首付需要50%,贷款年限为1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南人才引进落户要求和年龄限制:

第一,是全日制大专学历
海口市50周岁以下,包含50周岁;三亚市50周岁以下,包含50周岁。大家需要注意一下,大专全日制学历,三亚不包含脱产学历,海口包含脱产学历,这也是海口,三亚最大的不同之处。
第二,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含海外留学本科或者是脱产本科
海口市50周岁以下,包含50周岁;三亚市50周岁以下,包含50周岁。
第三,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级落户
即12级以上的职业资格,或者执业资格的人才落户,年龄限制:海口60周岁以下,包含60周岁,三亚50周岁以下包含50周岁。
在海南创办企业符合省12项重点产业,注册资金150万以上(不含技术股)
12项重点产业:
1.旅游产业 2.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3.互联网产业 4.医疗健康产业
5.现代金融服务业 6.会展业 7.现代物流业 8.油气产业
9.医药产业 10.低碳制造业 11.房地产业 12.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

落户海南有哪些好处?

第一,购房。

海南人才落户,可以直接在海南购买两套房子,普通落户者需要先购买两年的海南社保,才可以购房。以海南现有的发展来看,海南的房价还有升值的空间。

第二,全岛免税。

海南2025年封关后,有海南户口的人,是可以随时购买免税商品的。外地人购买要有离岛的机票或者船票,才可以购买。每人每年离岛免税额度有10万,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够用的了。

第三,高考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落户政策:

1、人才落户:

a、学历: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或脱产本科,50周岁以下;研究生以上学历,60周岁以下;

b、技能:国家职业等级二级以上证书,50周岁以下;国家职业等级一级以上证书,60周岁以下;

c、职称: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50周岁以下;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60周岁以下;

d、企业落户,且符合12个政府扶持行业、须有相关行业部门的同意书、在公司占股资金达到150万以上、60周岁以下。12个扶持行业:旅游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互联网产业、医疗健康业、现代金融服务业、会展业、现代物流业、油气开发及加工产业链延伸、医药产业、低碳制造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2日上午,五指山市水满乡,当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嘉宾领到这张特别的参会证件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也如同一粒粒种子般播撒——

当天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为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生态环境部联合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此举办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

以生物多样性之名相聚,一场生机盎然的对话也由此展开。

海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缩影和典范

野性十足的热带雨林,连年喜“添丁”的海南长臂猿,藏于山、隐于谷的海南大叶茶……活动伊始,一部部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短片接连播放,猿啼与鸟鸣将人瞬间从会场拉入山野间。

“令人叹为观止!”如此厚实的生物多样性“家底”,让《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代理执行秘书大卫·库珀发出惊叹。

而如此惊叹,过去几天已频频上演。从热带雨林到红树林,从珊瑚礁到海草床,5月17日至5月21日,一场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采访活动,让多家媒体记者直观感受到生态海南之美。

“修复后的蜈支洲岛珊瑚礁吸引众多海洋生物”“从濒临灭绝到繁衍生息的海南坡鹿”“海口东寨港红树林固碳量达39.5万吨”……透过采访团挖掘到的一个个生态故事,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之所以选在海南的理由,也呼之欲出——

海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海南相继修订颁布了有关自然保护区、森林、红树林、珊瑚礁和砗磲等方面法律法规20多部。今年1月,《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发布,进一步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任务。

此外,海南目前共收集到各类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1180份,建成五指山猪、海南猪、文昌鸡等三个国家级保种场,持续推进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建设珍稀濒危物种和重要遗传资源繁育基地,推动坡鹿、坡垒、野生稻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极小种群物种的迁地保护和种群恢复。

正如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所说,海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缩影和典范,为国际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海南样本”。

中国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

云南北上南归的“短鼻家族”亚洲象群再添新丁,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恢复,大熊猫从“濒危”到“易危”……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不断上演。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黄润秋表示,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和最早签署、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成效如何?活动现场,他分享了一组数据——

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保护超过30%的陆域国土面积;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这组数据与中国科学院当天发布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相呼应。2024版名录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55364个,较2023版新增6423个物种和267个种下单元。

发布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

尽管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

“世界上复杂的生物多样性网络维持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然而,这一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土崩瓦解——而人类难辞其咎。”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表达了如此担忧。

“各国政府必须发挥领导作用。”古特雷斯进一步表示,正如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提醒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应发挥作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民间社会等必须携手努力,并使每一个人都从中受益。”

活动现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携手同行仪式、五指山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践启动仪式同步启动,并发布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

“国家林草局筹划建立海南长臂猿等濒危物种保护研究中心,加强濒危物种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闫振表示,与此同时,该局将通过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讲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故事等重点工作,召唤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