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餐饮这“三小”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补足“三小”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短板,日前,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管理规范》《食品小经营店(食品销售)经营管理规范》《小餐饮经营管理规范》三项地方标准,标志着太原市对“三小”行业的治理进入了新的阶段。

“三小”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就业门槛低等特点,在解决和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常饮食需求、繁荣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太原市作为典型的食品输入型、消费型城市,特别是随着城市“烟火气”的发展和餐饮行业的持续的热度,“三小”的数量和体量亦与日俱增。截至目前,全市食品生产经营总数达52590家,而取得备案证的“三小”占到了22846家。其中,小作坊288家、小餐饮13625家、小食品店等其他食品经营者8933家,可以说“三小”已经成为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三小”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譬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生产经营场地狭小、设施设备简陋落后、卫生条件脏乱差、法治意识不足等问题,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拦路虎”。为解决“顽疾”,太原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历时近十个月共同研制了太原市“三小”地方标准,并于日前发布。

“三小”地方标准围绕“打造标杆、示范引领、全面推行”的目标,按照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要求,规定了经营管理要求,对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场所环境、过程控制、人员管理、标识标签、公示信息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具有易操作性,同时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前全市“三小”实际情况,制定了既体现太原特色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规范。比如,“三小”标准中均规定了要对食品安全开展自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管理规范》中规定了出厂前对食品的包装、感官等指标进行检验;《食品小经营店(食品销售)经营管理规范》中要求有条件的经营者设立“临期食品专柜”或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进行明示,外卖食品应使用外卖封签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配送途中受到污染等规定;《小餐饮经营管理规范》中规定小餐饮经营者按照“门前三包”的要求做好门前环境卫生管理,无堂食外卖小餐饮应设置专用取餐区(台),不应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等。

“三小”标准将于2024年7月28日正式实施。目前,太原市市场监管局正积极开展“三小”标准的培训和宣贯工作,一方面让更多的“三小”经营主体熟悉、理解并掌握标准规范,为下一步标准的实施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宣传,让“三小”管理规范能够深入人心,让公众认识到“三小”标准的重要性,发挥公众监督作用来共同保障食品安全。(张 勇)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