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用来形容长三角现有高铁线路网格局,可能过于夸张,但现实便是如此,长三角传统中心以上海为未端枢纽为中心辐射,形成沪宁和沪杭两个方向的高铁线路网格局,长三角的高铁网络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密集和发达,沪宁间未来将形成6条高铁线路,沪杭间未来也有望形成3条高铁线路。

阳澄湖上的京沪高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发达的高铁网,不了解的人可能还不相信,至今沪宁间的苏锡常等长三角经济重镇无法南下,与杭州、宁波等长三角内部重要城市无法直接沟通,得绕道上海。那苏北、山东半岛就更不要说了,南下得全部绕道上海。造成这一格局的窘境,就是长三角严重缺少南下北上的纵向线路串联,现状之间来往沟通只能依靠沪宁线路+沪杭线路单向流通。比如最典型的从安庆宿松始发、终到温州瑞安的G7594次列车,全程绕圈之大,费时费钱。耗时8小时27分,二等座票价528元,两地直线相距600公里左右,如果有直达高铁,按700里程,0.45元/公里,票价在315元,可以大大节约出行成本。

G7594次列车线路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建中的通苏嘉甬高铁是种突破,撕开了南北纵线的一道口子,未来几年长三角将形成多条纵向高铁线路,现有“之”字形高铁网络格局将逐步彻底消失,取而代之是更加完善互联互通的线路网。

1、通苏嘉甬高铁

通苏嘉甬高铁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里程约310公里、连接南通、苏州、嘉兴、宁波四大地级市的通苏嘉甬高铁可谓是长三角高铁网首次重大的格局重塑,这条线路规划多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下终于落地,2022年便开工建设。建成后,使得苏北的南通、苏南的张家港、苏州、与浙江嘉兴、杭州、宁波等杭州湾区域无缝对接,彼此间串门再也不用得绕道经过上海家。

拥有两桥一隧的通苏嘉甬高铁总投资超过千亿,是个超级铁路项目,其中出资最大的苏州市也是最大的受益方,GDP为江苏最强、全国排名第六的苏州市2023也跻身全国特大城市行列,由于离上海虹桥机场太近,苏州的机场梦一直没有实现。通苏嘉甬铁路使得苏州在交通枢纽功能上重大突破,全线12个车站,苏州境内便占了5个。

通苏嘉甬线路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区域联通功能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这是条互通王牌线路,通苏嘉甬是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长三角中线。

南通西站:联通建设中的沪渝蓉高铁、盐通高铁

张家港站:联通南沿江高铁

苏州北站:联通京沪高铁

苏州东站:对接规划中的如通苏湖城际高铁、沪淀苏城际高铁

苏州南站:和沪苏湖高铁共站,实现换乘(双层设计,但不互通)

嘉兴南站:互通沪昆高铁,还有规划中的沪杭城际、沪乍杭高铁

宁波站:联通沿海通道及规划中的甬舟高铁

串联如此多线路的通苏嘉甬高铁,位于长三角最核心区的南北黄金纵向线路,建成后未来的车次流量可以期待。是苏锡常、苏北的沿海区域、山东半岛与杭州湾、东南沿海区域的主通道区域干线铁路。

2、宁杭(宁宣)+宁淮高铁

2013年建成通车、至今已运营10多年的宁杭高铁是南京至杭州的主通道,由于线路偏向长三角外围,且对沪宁、沪杭区间线路格局没有明显改善,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长三角南北纵线。

宁淮高铁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宣高铁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建设中的宁准高铁,在淮安对接徐盐高铁、连镇客专、以及建设中的京沪二通道等。规划多年的宁宣高铁本应处于开工阶段了,主要由于南京禄口机场枢纽工程涉及工程复杂、审批流程时长等因素,目前还没能开工建设。但预估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了。宁宣高铁是宁黄高铁的三期,建成后结束南京至黄山不通高铁的尴尬历史,在黄山联通合福高铁南下,在上饶对接沪昆高铁。

宁淮+宁宣(宁杭)的通道线路示意图,仅供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宣加宁淮形成南北大通道,才能使得线路最大化发挥运能潜力。这条通道对南京枢纽的地位提升也是有着重要的推动。

宁淮+宁杭(宁宣)是苏北、山东中南部、胶东半岛与皖南、浙江、福建等华东南地区的大通道。如果说通苏嘉甬是偏向长三角内部的一条南北干线,那么宁淮+宁杭(宁宣)是内部外部相结合的南北干线。

3、盐泰锡常宜湖高铁

盐泰锡常宜湖高铁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盐泰锡常宜高铁处于初步的开工阶段,其延伸段宜湖高铁已完成项目编制、预可研,预估2025年开工建设。盐泰锡常宜湖高铁和盐通苏嘉甬高铁走向几乎平行,对称分布于太湖东西两侧。从线路名称可直接看出其覆盖的沿线城市,盐泰锡常宜湖建成后形成苏北、苏中南与杭州湾、甬台温等东南沿海地区南下北上的另一通道线路。

4、镇宣高铁+连镇客专

上述几条确定的新建规划线路下,苏中、苏南唯独只有扬州和镇江了,但这两个城市有规划很早南下的通道镇宣高铁,2008年随着宁杭高铁、连淮扬镇客专的规划,连镇南下对接宁杭的镇宣高铁便进入构思,2012年便被列入《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逐步推进中,直至2018年宁宣高铁的规划直接将其“覆盖”了。

早期的镇宣规划,宁宣没出世。供参考,区域线路有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宣高铁规划后的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能说镇宣高铁相对于宁宣高铁不优先,并不是完全的被替代了。镇宣还是出现在江苏中长期铁路规划网上,在最近安徽铁路的储备项目上也提到了镇宣高铁。长三角背靠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区域线路网的不断完善,镇宣高铁的落地也会越来越近。届时连镇+镇宣的南北干线形成类似于宁淮+宁宣(宁杭)线路功能的另一条南北通道。

最终江苏所有十三个地级市从苏北到苏中、苏南,形成4条南北大通道,串联多条横向线路,之间相互来往沟通更加畅通、亲密无间,形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典型示范。同时,长三角多年局限性的“之”字形高铁网络格局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