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1938年春季的台儿庄战役,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历史地位的关键节点。它被视为抗战爆发以来中国一方得来不易的胜利,对于打击侵略者嚣张气焰、提振反侵略士气民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此战中中方军队伤亡5万余人,日军伤亡人数则有2万余人、1万余人两种说法。

双方伤亡人数的不同说法

台儿庄战役也称“鲁南会战”,在各类纪实、文艺作品中也有台儿庄大捷、血战台儿庄等说法。主流看法认为,这是一场持续一月的激烈鏖战,自1938年3月16日打响,直至4月15日才基本结束。

台儿庄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以及日军溃退、中国军队追击战等部分组成。虽然这些战斗并非全都发生在台儿庄一地,但由于战场关联牵一发动全身的密切关系,以战略要地台儿庄来命名也是符合逻辑的。

台儿庄地处鲁苏两省的交界地,历来被视为山东的南大门、江苏的北屏障,这决定了它在军事层面上的重要价值。在这血战不停的一月时间内,中方军队约有29万人参战,日军投入战斗约5万兵力。最终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而日本军队被毙伤的人数,则有来自中日两方的不同说法。

中方统计认为,台儿庄战役共毙伤日军约2万人,因此此后说到这一战役,所用的描述多为“血战”或“惨胜”,很少有人会用“大胜”来形容这一战。

而日本方面也认为,这一战役中国军队给予日军重大杀伤、并迫其退兵,这是不争的事实。战后日本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撰写《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台儿庄之战占据了相当的篇幅,日方也承认“未能达成预期目标”。至于日军于此战中的伤亡人数,日方认为约1.2万人。

“杂牌”色彩浓烈的中国军队

1937年底,日军先后攻占南京、济南两大重要城市之后,进一步推行其“快速灭亡中国”的目标,制定了以南京、济南作为依托,沿津浦铁路从南北进攻徐州的计划。其中,第十师团自北向南突进,第五师团则由东北方向从临沂发起进攻,配合第十师团作战。

而在当年9月间,国民政府已经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该战区的任务方向为:以徐州作为中心,在津浦铁路南北两段之间集结兵力,以达到迟滞日军溯江西进意图的目的。

在这样一幅战区地图上,台儿庄被放在了令人瞩目的位置。它位于徐州东北数十公里处的大运河北岸,连接控制津浦路、陇海线、大运河,拥有重要的战略军事意义。

而陆续开赴这个战区的,由最初的不足七个军,逐渐增加到约三十多个师的总兵力,仅据守于台儿庄附近的就有二十五个师。担任总指挥之责的是桂系首领李宗仁,自抗战爆发后,李便积极主张抗日,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

著名记者兼作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曾如此描述台儿庄战役中的中国军队:这是一支带着鲜明“杂牌军”色彩的队伍。陆续奉调来到战区的部队派系林立,既有汤恩伯所部“中央军”,也有桂军、西北军、东北军、川军等,而后面这一些部队,在蒋介石的概念里都被划归“杂牌军”。

大义当前的并肩合作

对于作战而言,这原本是极为不利的先决条件。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无不强调“令行禁止”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一旦参加同一战事的多支军队无法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甚至各自为政互扯后腿,那么能够获得胜利必然是几率极小的事。

国民党抗日将领、亲历古北口血战的郑洞国曾经回忆,认为军队中各个派系“互不协调、各图自保",是当时中国军队的致命弱点之一。长城抗战、平汉路北段保定之役等等战场失利,无不与此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积重难返的遗留问题,从军阀混战时期开始,各支部队为了背后集团的利益、一手控制的地盘,时常相互拆台、相互敌视。粤桂打完滇桂打,蒋桂打完蒋冯打,后来又爆发了中原大战。一旦上了战场,便各自保存实力,没有谁肯牺牲实力去救援友军。

另一方面,蒋介石还有自己的“算盘”。虽然张学良的东北军不再是心腹大患,但桂系蠢蠢欲动、自行其是,却依然让蒋十分戒备忌惮。有了桂系当榜样,四川刘湘、云南龙云也谈不上安分,对南京政府的态度突出一个阳奉阴违。

对于这些“杂牌军”,蒋介石一向排斥,且想尽办法加以分化削弱,各支军队之间也是新仇旧怨、矛盾重重。然而到了台儿庄这片战场上,这些人却大都能做到大局为重、搁置私怨,彼此配合共同抗日,这才是台儿庄最终能够胜利的基础。

张自忠与庞炳勋

最令人感慨的协作发生在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和庞炳勋的第三军团之间。这两支部队原本都属于西北军,张、庞两人之间还曾经结下不小的旧恨。

1930年中原大战之中,庞炳勋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和扩张势力的驱使,另一方面也是得到了蒋介石的暗中支持,他曾经率部突袭张自忠的师部。

因为庞炳勋的那次“暗算”,张自忠不但一度身陷险境,甚至差点一命呜呼。张自忠对此衔恨很深,曾发誓要报仇雪恨,还放过“任何战场皆可拚一死,唯不愿与庞炳勋在同一战场”的狠话。

因此在日军第五师团直扑临沂、庞炳勋部第三军团战事吃紧急需增援的当口,李宗仁实际上是内心忐忑的。当时除了张自忠的五十九军之外,李手头实在已无兵可调,但这两个指挥官之间旧仇未清,谁知道在战场上能不能做到完全的团结一致?谁心里都没有把握。

此时此刻,张自忠的选择表现出了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大局观,他当即向李宗仁表示“绝对服从命令”。张自忠和他率领的五十九军说到做到,以急行军的速度驰援庞炳勋部,庞炳勋闻讯亲自出城来迎接。张对庞说让他放心,共同对敌日军的时候,不要再讲先前的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