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以其残酷和惨烈的一面而令人心生敬畏。然而,正是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书写着不朽的传奇。塔山阻击战,便是这样一场悲壮的战役,它见证了无数英雄的崛起,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见证了难能可贵的战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悲壮的历史长河,了解这场战争,感受先辈们的热血,铭记这段历史。

作战必争之地

1948年8月,东北解放区已经拥有东北地区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东北野战军拥有近70万正规军,中央认为在东北战场同国民党军展开正面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1948年9月12日发起了辽沈战役,战役计划是首先打下锦州,消灭锦州守敌,封闭东北敌人南逃通路。10月初,东北野战军打算对锦州进行合围,而蒋介石也为了及时挽救东北败局,开始亲自部署“东北决战”,并组建了11个师的东进兵团,驰援锦州,企图利用“锦州坚守战”,达到消耗与疲惫东北野战军的目的。

10月7日,奉命坚守塔山的东北野战军召开党委会,各领导人员充分讨论并研判当下的战争局势,认为应该让四纵和十一纵在塔山这一地区采取攻势防御,反过来去顽强抗击和消耗敌人,与其抗衡。由此可见,双方都开始了消耗疲惫战术,看谁耗得过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选择塔山作为攻势防御的阵地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这样的,分析完地理位置和战略形势后发现,塔山地处锦西和锦州之间,是一条比较狭窄的道路,从村东到山海关,从山海关到沈阳,这条路都是平行的,村子南边的一条干涸的河岸上有一座铁路桥,周围都是一片平地,西边通往大桥的是一片大约八公里宽的空地,空地上到处都是高低不平的小山,东面靠近锦州湾的山丘就是渔山岛,平时是一座岛屿,退潮之后就是一片沙滩。自海岸向西,地势渐高,西边是白台山,海拔二百公尺。所以塔山就成了我们的唯一的防守高地,并且是我们阻止国民党来援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

于是东北野战军开始在塔山选择防御要点,抢修工事,建立了防御阵地,以此迎击国民党军的增援力量。

长达六天六夜的猛攻

10日,奉命前往锦州提供增援的“东进兵团”对塔山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国民党军集结了大量的炮击力量,对我军新近紧急修复的防御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那一天,国民党军对塔山阵地展开了连续九轮的冲锋。

东北野战军四纵奋勇反攻,同敌人决一死战。双方还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最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数次攻势。短短一天时间,接连冲击,战况之激烈,可想而知。

11日,国民党的军队重新崛起,加强了他们的炮火装备,并得到了海军和空军的炮火支援。各个军队已经将10天的预备队伍调至前线,期望维持其进攻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人借着两翼的掩护,向我们最重要的阵地——塔山堡发起了猛攻。天上有战机,海上有船只,远处还有巨型炮台,短短数十分钟,就有数千枚炮弹,以及数尺厚的泥土,倾泄而下。

随着枪声的停歇,国民党军被督军们驱赶到了两翼,前方的敌军被机枪火力压制,两翼的敌军趁机占领了村庄附近的民宅。

在这危急关头,我军34团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更加惨烈的巷战,进行了英勇的搏斗。国民党军队经过连日的激战,损失惨重,未能取得预期的作战成果。

12日,国民党还没有发起攻击,我们利用敌人停战的机会,吸取了战斗的经验和教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通过对国民党进攻的特点的研究,对具体的战斗方式进行研究,使人民群众的信心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侦查中,四纵获得了国民党调整部署的情报。由于12师在前两天遭受较大伤亡,决定缩减其防守前线,由10师的28团接替,接管高家滩和铁路桥的阵地。

另外,经兵团司令程子华批准,11师的31团阵地转交给十一纵,31团则移至12师后方作为预备队。副司令胡奇才被派到第12师,负责指挥防御战。此外,程子华还向四纵调派了一个炮兵团,并将炮兵阵地向前调整。

13日,战况迎来了最为激烈的一天。国民党军队集结各方火力,向白台山、塔山等主要目标进行了猛烈进攻,我军随即调集火力全线迎击、竭尽全力与之对抗,双方均伤亡惨重,国民党军更是因为密集冲锋的人海战术而遭受重大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我军利用12日休战一天的机会加固工事,增修防坦克壕,在前沿埋设了地雷与各种铁丝网。前两日的守卫部队伤亡太大,四纵将主力团10师28团调到了塔山以东阵地。四纵在塔山堡阵地约1000米宽的正面上配置了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数十门各种身管炮和团属迫击炮。在这种空前猛烈的火力面前,国民党军依旧选择采取密集冲锋的人海战术,导致被击毙和俘虏1245人。

14日早上,国民党军队继续对塔山阵地进行轰击,战术依旧没有变化,还是采取左中右三翼反复冲锋的战法,成功攻入塔山桥头堡防御阵地,但随后被我军通过反冲锋驱出桥头堡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时间,从塔山后面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炮火声,总攻锦州的战斗已经开始,国民党军队的坦克部队正在快速地整编中,塔山保卫战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猛烈炮击,加上他们的防御工事,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国民党的独立95师已经全军覆没,整个师只剩下三个营,其他部队也都损失惨重,塔山战役就此宣告失败。

15日,锦州得到解放,东北野战军各部一共击毙、击伤敌军7000余人,长达6天6夜的塔山阻击战正式落下帷幕,从此塔山成为一道无法跨越的战略阵地。

七位将军长眠塔山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每一次战斗的胜利背后,都有无数无名英雄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铸就了辉煌。正是这些铁血男儿们的奉献和牺牲,编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灭的历史篇章。

他们英勇无畏的壮举,坚不可摧的意志,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早已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成为了永恒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名字虽然无声,但他们的事迹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前进道路,他们所承载的战友情,更是历经时间的考验,始终被战友们牢记在心。

即便时光荏苒、战火硝烟散去,那些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们,仍会在彼此的心中默默地怀念和致敬,因为那份共同的记忆,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为了纪念牺牲于塔山的烈士,1963年,塔山烈士陵园墓在战役原址落成,陵园总占地面积1100亩,陵园中心建成有塔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是陈云同志的题词:“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镌刻着碑文,详细阐述了战争经过和英雄事迹。在纪念碑的正北方,是安葬着塔山阻击战中牺牲的700多名革命烈士的公墓。

在多年以后,有七位参与这场战役的将军希望去世之后能够长眠于塔山,和战友一起用他们的英灵守护着这片曾经的战场,守护祖国的大好盛世。他们分别就是吴克华、胡奇才、江燮元、焦玉山、李福泽、莫文骅和欧阳文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2月,吴克华将军在广州病逝。弥留之际,他对亲人留下遗愿:“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些牺牲在塔山阻击战中的战友,忘不掉塔山每一寸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作为幸存者,死后我一定要回到塔山,和那些牺牲的战友团聚。”,成为了第一位魂归塔山的4纵将领。

在塔山阻击战上,他作战争动员时说:“即使我们打掉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也要坚决完成上级首长交给我们的任务。即使打掉吴克华,还有莫政委、胡副司令员。我们誓与阵地共存亡,要使来敌尸横遍野,有来无回,决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他与他的四纵和敌人血战6天6夜,最终毙敌将近1.4万人,而自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3145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年,胡奇才将军因胃出血溘然而逝。逝世前,他明确提出遗愿:归葬塔山。他是第2位魂归塔山的四纵首长。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后,胡奇才担任工程兵副司令员。在任期间,他曾4次重返塔山。每一次,他都站在当年指挥所、前沿阵地所在地,低头不语。回到北京后,他告诉老伴:“身为塔山阻击战的幸存者,我连做梦都梦到这个地方。在我去世后,一定要回到塔山,这样我的灵魂才能安稳!”

江燮元、焦玉山、李福泽,在1990年逝世,与胡奇才一同长眠于塔山。三人下葬时只是草草下葬,等到胡奇才死后,才一同葬于塔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燮元是一位有名的四野大将,他不但在治军上有突出的军事天赋,还善于训练将领,手下出过不少大将、军长。他是个很会选人的人,也很会训练,所以他的军队在四大军区里立下了汗马功劳。塔山之战的惨烈,江燮元一辈子都忘不了,多少同生共死的战友就这样永远地躺在了这里,他一生之中,也没有哪一场战斗能给他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那一战,让他永远也忘不了塔山。

解放以后,江燮元时常梦到死去的同志,他把一切荣誉归于那些阵亡的士兵,他对这些同志无限内疚。他决心要将自己的骨灰安放在塔山上,与战友同生共死。就这样,76岁时,江燮元去世了,按他生前的遗愿,葬在了塔山,与战友们重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山一战,焦玉山统率着他的四纵队十二师三十四团,以一己之力,挡住了国民党的援军十多个小时,守住了锦州,打赢了锦州之战。

2000年,莫文骅将军病逝,享年90岁。他的骨灰暂存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2003年,欧阳文将军病逝。在这一年的建党节,二位将军的骨灰被运回了塔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塔山战役的四纵七大元帅都回到了塔山。7位将军,一字排开,守卫着塔山,与曾经的战友们并肩而立。

战争的悲壮被留在了历史长河里

塔山保卫战是辽沈战役中的一次重大战役,对我军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纵队在此战役中,英勇顽强,连续奋战6天6夜,坚守塔山,阻止了从锦西来援锦州的敌人进一步进攻,为大部队攻克锦州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我军在坚守阵地上的辉煌战绩奠定了基础。塔山战役的重大意义,主要是由于其阻断了敌人的增援,确保了主要战场的胜利,因而在战略上有着重大的作用。

然而,不论在历史的哪一个篇章中,战火都是无法避免的。它带来了无尽的牺牲与痛苦,鲜血流淌过每一寸土地,生命消逝于无情的战场。我们应当铭记这场战争的残酷,切不可让这种悲剧再次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因战争带来的创伤、无辜的伤亡和痛楚,对于那些最脆弱的灵魂来说,几乎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折磨。唯有通过永久的和平与安宁,我们才能拥有生活的尊严和希望。在这个星球上,没有比安宁更宝贵的,也没有比和平更珍贵的东西。我们必须珍惜并追求和平,因为那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