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陶然 编辑|魏晓

Kimi开始收费了。

收了,但又没完全收。一般来说,大模型产品的付费模式无外乎to C的订阅制和to B的API调用、技术授权、整体解决方案等几大类。

但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Kimi,在向左和向右之间,选择了向上——选择了一种即便圈内老师傅能想到,估计也没几个人真打算做的模式:

打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来看,Kimi近期上线的这个新功能“给Kimi加油”,本质上就是充值入口,人民币玩家能够获得在高峰时段的优先权,相当于一个vip通道。

以前是花钱请主播唱歌,现在是花钱托Kimi写稿,时代变了。

一种很新的赚钱玩法

此番打赏功能启用,用户通过可以给Kimi充钱,获取一些流量拥堵时段优先使用Kimi算力的特权。

经常使用Kimi的用户,大概都遇到过系统弹出“高峰时段,算力不足”的提示,工作日尤其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付费功能上线后,Kimi会在算力不足的提示框下方,用小字告知用户可以手动获得“高峰时期优先使用”权,点击超链即可打开一个随机的付费选项,金额从5.2元(送花)到399元(登月)共六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折算一下,最低档位的日均价格为1.3元,而最高档是1.09元,差不多84折。按365天计算,一次性包年(登月)的价格会比每次只买四天(送花)总共便宜76.65元。

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用户,这个折扣力度对比常见的互联网年费会员,其实都不算太高。

不过好在,Kimi的这个付费功能不像在王者里买皮肤那样,强制用户“氪金才会变强”。蓝媒君这种经常把抽卡的运气用在上班的人,和Kimi各种复杂问题聊了半天,也没能直接触发氪金渠道。

或许,这更像是一个“隐藏功能”,毕竟Kimi真的把它“藏”了起来:运气好的情况下,只要不触发“高峰时段算力不足”这类暗示你系统繁忙的回复,用户并不能通过任何方式直接找到充值入口。

即便把“氪金/打赏”直接告诉Kimi,AI也会一本正经的跟你解释“氪金有风险,打赏需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定要指名道姓“给你充钱”,系统才会弹出一个付费入口,官方称其为“给Kimi加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浅夸一句良心,不过分吧。

后经多次尝试发现,Kimi目前只会在算力真用不过来的时候(提示流量高峰)才会主动提示用户可以付费换取优先使用权。

但就像之前提到的,不花钱,等一小会儿或者多点几遍再试一次,大概率也能让Kimi继续生成结果。

除非真有急急急的需求,不然Kimi提供的这个付费通道,更像是一种“为爱发电”——氪了会变强,不氪也不一定就会撞上算力墙,不强制用户掏钱。

横向对比,Kimi确实在玩一种很新的变现模式,但这种非强制性的付费若想产生稳定营收,所需条件无疑会更加苛刻。起码用户要有足够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自愿为AI买单。

换言之,要么产品能体现出足够的先进生产力,要么背后的公司确实不缺钱,否则这种打赏模式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当前环境下所产生的收益并不会始终可观。

那么,Kimi或者说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月之暗面,占了哪样?

可能都占。

后起之秀

Kimi的火爆,有目共睹。

早在三月份,月之暗面的服务器就曾因为访问量过大超过负荷,出现拥堵甚至宕机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中,理论上确实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司服务器算力规模不足,但也能反映出Kimi的火爆,是远超月之暗面、远超市场预期的。

根据AI产品榜统计的新一期国产大模型总榜,四月份百度文库内置AI功能的访问量排名榜单首位,Kimi以2004万的数值位列次席,访问量甚至超过了文心一言本体和阿里云的通义千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AI产品榜 aicpb.com

从2023年10月份发布时的约15.6万,到如今单月超2000万的访问量,以长文本处理能力见长的Kimi,从一众大厂的大模型竞赛中迅速脱颖而出。

资本市场对AI赛道的关注,也自然向月之暗面倾斜。

近期市场消息显示,继2月中旬完成新一轮超十亿美元、资方包括投资方为阿里和砺思资本的融资,估值达到25亿美金之后,月之暗面于近日再获一笔来自腾讯及高榕创投等机构的投资,公司估值现已突破30亿美金。

目前,月之暗面背后的资方阵营已经涵盖了包括阿里、腾讯、高榕、红杉、美团龙珠、真格基金在内20余家明星机构,成为现阶段国内大模型赛场上估值最高一家初创公司。

四月末,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通过售出个人所持公司股份套现的流言传出,消息称其本人及相关人员的套现金额高达4000万美金。

月之暗面随后迅速否定了这则消息,称传闻不实,且公司此前已公布员工激励计划,意在确保员工能分享公司发展成果。辟谣的同时,也向外界传递出“公司有稳定的长线规划”这一信号。

显然,对于被认为是“国内最像OpenAI的公司”的月之暗面,所谓的“长远规划”在技术领域意味着AGI进程的持续推进,于资方视角对应着后续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毕竟,各方对于月之暗面的预期,几乎都是看好。

而在目前这样产品广为市场认可、资方愿意继续投资且阵营还在不断扩大的情形下,月之暗面对于Kimi付费的态度不强制、路径不寻常的做法,也就相对容易理解:

一来试探现有用户主动付费的意愿和规模,二来给出一种商业化进程的预告。自信的Kimi觉得自己不会缺客户,所以也并不急于赚钱。

来源|AI蓝媒汇 作者|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