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爱自己”。

那么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自我评价 使我们羞愧并改变行为,我们也就允许自我憎恨来引导自己的成长和学习。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种形式,出于羞愧的行为不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那就是“应该”

除了“应该”这个词,我们还用别的方式教训自己,即我“必须”做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会自责?

非暴力沟通 认为,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恰好就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获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的转变符合我们的心愿,并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我们成长在学校教育 和社会化恶毒影响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培养自己在各种情境中都专注于生命的需要及价值观,也许已经太迟了,然而,既然我们可以用心体会他人的评论所反映的需要,我们一样可以了解自责所反映的需要。

例如,如果发现我们痛骂自己:“你看你,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们马上就可以问:“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旦意识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很可能是多个层面的需要,我们的身心状态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再感到羞愧、内疚和沮丧,而开始体会到别的情感。不论它们是忧愁、失望、恐惧、悲伤、挫折感 或别的——其目的都是推动我们去满足需要和追逐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句话说,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

接着,我们试图理解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我们问自己:“我做那件事情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动后悔的“我”,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我们还要做出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的健康成长的需要的选择。

作者介绍了一个练习,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并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看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第三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 ——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一旦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清单上很多的动机会出于:

为了钱

在非暴力沟通中,钱并不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只是被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无数种策略中的一种

为了得到赞同

为了博得他人的喜爱,我们费尽心思、委曲求全,这是很可悲的。实际上,如果我们的行为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人们自然会心存感激。

为了逃避惩罚

为了不感到羞愧

我们知道,如果不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我们认为不做那些事情是不对的、愚蠢的。可是,如果为了体面而循规蹈矩,我们最终难免感到厌烦。

为了避免内疚

为了履行职责

使用“应该”“不得不”“必须“”不能”“被迫”这样的词语,意味着我们受到内疚、职责或义务的逼迫,感到自己无可奈何。

在仔细思考清单 所列的种种事项后,也许我们会选择放弃做某些事情。也许看起来激进,但这是完全可能做到的。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来源:文章与图片均整理自网络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其他公众号如转载本公众号编辑的内容,务请在篇首醒目位置标明转载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会及时删除。

每天进步一点点,生活或许大不同,关注我们学习更多心理学知识吧。

——寄语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郭学良

稿件来源:享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