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王大妈头晕半个月,发热5天,之后3天都意识不清,一下子把家人吓坏了。因王大妈有5年高血压史,再加上意识不清,这分明就是“脑梗”了。

家人送医后,医生根据CT扫描以脑干梗死来治疗。但是王大妈在治疗过程中,发热不止,按脑梗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加重,还出现了大小便失禁。家人要求转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院出转机

转院后,经过专家会诊,根据前期的治疗效果和脑电图显示广泛轻度异常等,纠正医院的诊断为“脑干脑炎”,并开始进行相应治疗。医生也在确诊后,表示患者很幸运。因为患者并不是凶险的脑梗,而是预后良好的脑干脑炎。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更加证实免疫介导所致的脱髓鞘病变的可能。

半个月后,王大妈神志清醒,之后就顺利出院了。病程后期随访患者症状体征消失以及影像学检查病变缩小或消失成为最可靠的确认证据。王大妈突发的“脑梗”治不好,却是一个从悲到喜的经历。

脑干脑炎

脑干脑炎的症状常表现为开始时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和呕吐,数日后出现脑神经麻痹、共济失调、意识下降,还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和轻偏瘫。近半数的患者出现呼吸衰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脑干脑炎可继发于许多感染及免疫介导的病因,包括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和肿瘤综合征。最多见的感染病原体为李斯特菌、肠道病毒71型和疱疹病毒。

为什么脑干脑炎与脑梗难区别?

脑干脑炎与脑干梗死难于区别,尤其是急性起病、具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中老年患者。这主要是因为两者头颅CT扫描均显示为脑干低密度病灶。

脑干梗死的头颅磁共振成像常常为单侧病变、病变局限、肿胀较轻,且病变分布与脑血管供血区相符;而脑干脑炎病变多双侧对称分布、范围更广,肿胀更明显,且病变分布不能用脑血管供血范围解释。

此外,脑干梗死起病比脑干脑炎更急,病情进展更快,数小时或数天内达高峰,且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经颅多普勒超声等血管检查发现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脑干脑炎的临床表现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多发性硬化、脑干肿瘤等很多疾病有相似之处,这也增加了疾病的鉴别难度。

误诊不是个例

2010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某医院就有5例老年脑干脑炎误诊病例。老年脑干脑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

今年3月份,一名12岁女童因头晕伴恶心、呕吐、伴坐立及步态不稳、意识朦胧等入院,被误诊为急性胃炎,经转院治疗才终于找到病因——脑干脑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脑干脑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是容易误诊的常见原因。临床医师可能会因对脑干脑炎的认识不足而造成混淆,以至延误治疗。王大妈的治疗过程就是验证了这一点。好在转院后,迅速进行了病因检查,确定了疾病,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脑干脑炎是可以治疗的、预后良好的疾病,因此需要临床医师对其加深认识,避免误诊的发生!在此,也希望读者们能认识这种疾病,它叫脑干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