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鲍聪颖 张佳会)为响应丰台区委区政府“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号召,新村街道充分发挥辖区教育资源集中优势,联合辖区院校共同打造“学院式街区”,探索党建共建合作发展的新模式。5月20日,丰台区新村街道“学院式街区”建设启动仪式举办。活动以“构建共治新格局,聚力同行新发展”为主题,发布了《学院式街区建设2024年重点任务项目库》。

活动现场,新村街道与首经贸大学等七家单位签订校地共建协议,成立“新村发展智库”,打造“法治、健康、ESG、超大社区治理”四大品牌社区,构建“党建共建、校社共融、社区共治、双创共促、文化共享”的学院式街区发展格局,以学院式街区建设带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党建引领是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新村街道高度重视与辖区高校的党建共建工作,依托党建协调委员会平台,与辖区高校等单位全面签约,共同建立党建共建集群矩阵。本次签署的《校地合作共建协议》明确了20项共建目标、任务和责任,形成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强大的工作合力,为学院式街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作用,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辖区高校党委参与的党建共建工作小组,制定和执行共建计划。各社区党委与高校学院党委逐个结对,形成共建对子,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帮扶型、文化型的“四型”区域化党建工作特色品牌。

建立校地警庭联盟 搭建社区共治平台

新村街道规划建设校社互融区组团,推动街区控规与院校建设、地区发展互促融合,形成“高校+街区”区域发展共同体。未来,校社互融区组团将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引导高校师生参与街区建设与管理,共同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街区环境。

街道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目标,会同辖区院校、樊家村派出所、花乡法庭、区相关单位联合成立“校地警庭”联盟,联动应急力量,组织开展校园安全巡查、矛盾纠纷调解、应急消防演练等工作,有效维护校园及周边的和谐稳定,推动平安新村、法治新村建设。

街道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社会工作专项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建立紧密联系,共同研究加强基层治理和社区建设的有效路径;积极搭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

推动双创共促落地,成立新村发展智库

街道持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就业“育鹰行动”,促成首经贸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永乐文智园签署创新创业战略合作协议,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免费注册地址,在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目前获营业执照团队11家,涉及首经贸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21名学生。

此外,为加强校地人才交流,街道成立新村发展智库,聘请规划建设、社区治理、依法行政等领域专家加入地区发展智库,共同参与街区发展规划和决策咨询,促进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

围绕轨道交通、医疗和法治等特色街区文化,街道与高校合作举办文艺演出、文化讲座、公益伴读、展览展示等活动,引导书香文化、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实现校地文化资源共享,提升街区整体文化品质。

随着学院式街区建设全面启动,新村街道将围绕打造京雄科创走廊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立足于“一站、两高、两园、多点”的资源禀赋,创新党建引领校地协同联动机制,实现院校与街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