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很多老一辈人而言,东巴这个地名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对于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恐怕很多人都不会想象到,孟加拉这个与巴基斯坦千里相隔的国家,曾经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事实上,这两个国家直到1972年才正式分裂。

而这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东西巴基斯坦到底是为什么分裂的呢?

一、东西巴基斯坦的巨大差异

巴基斯坦是现代国家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它的成立不存在任何的民族性。在历史上,巴基斯坦这个地区也是不存在的,巴基斯坦概念是近代才成功缔造的。

而巴基斯坦的各省都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多者间完全是因为穆斯林这一共同身份才集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这个名字,甚至都是其国内各省名字的一个拼合。在西巴基斯坦内部,各省之间的差异尚且极其巨大,就更不要说东巴与西巴之间的差异了。在历史上,有着很多不同国家整合为同一个国家的案例,较为成功的有奥匈帝国和联合王国。

而较为失败的例子同样也有,比如埃及和叙利亚所组成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以及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巴基斯坦。一般来说,在一个国家拥有飞地的时候,往往只有在其国家实力较为强大的时候才能够保证飞地的安全,因为飞地往往意味着文化和经济等各方面上的不同。

事实上,东巴与西巴之间的差异,远比埃及与叙利亚的差别更大。二者间从语言,文化,饮食,甚至是历法都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穆斯林的身份。东巴与西巴的直线距离大约有1400公里,但是双方互通需要穿过整个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属印度)

但是想要从东巴走直线前往西巴,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冷战时期,印巴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因此如果想要从西巴前往东巴,就必须南下绕过整个印度次大陆,可见双方间的交流究竟有多么的困难,而两地之间的海上交通线距离,则是4000公里。

东巴与西巴之间的主要冲突,其实就是在于巴基斯坦将自己的行政和权力核心都放在了西巴,从而忽视了东巴。从客观上来说,西巴的领土面积远大于东巴,战略纵深也强于东巴。但是东巴的人口却占据了巴基斯坦的56%,从人口多数的角度来说,东巴也有理由要求更多的权力。

另一方面,当时巴基斯坦国内的1000万印度教徒几乎全部都集中在东巴,这也使得西巴无法彻底的信任东巴,造成了双方间的信任隔阂。而更表象的隔阂其实就在双方的脸上,东巴的主要人口都是孟加拉人,而西巴的民族成分则较为复杂,有信德人,旁遮普人,俾路支人,普什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巴)

西巴的这些民族普遍具备游牧特征,受伊朗和阿富汗的影响很深,无论是文化上还是血统上都是如此。而东巴的孟加拉人就是南亚人种,其实他们和印度的主要民族印地人的血统更加接近,说白了东巴人和西巴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种。

而孟加拉处于热带,巴基斯坦却处于温带,这导致双方在文化,习惯和饮食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语言上来说,东巴有着自己独特的孟加拉语,其与印度的印地语和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都不相同,而孟加拉人本身也不喜欢学英语,他们有着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这也导致东西巴甚至在最基础的语言文化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更有趣的是,一个孟加拉人学习印地语,其实远比学习乌尔都语要更简单。而由于孟加拉人占据人口多数,因此孟加拉人认为孟加拉语才应该是巴基斯坦的国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基斯坦各省)

二、西巴对东巴的压迫

在巴基斯坦国父真纳的构想下,乌尔都语应该作为巴基斯坦的国语而被广泛推广。但是孟加拉的穆斯林早在巴基斯坦建国之前就已经表示:“如果孟加拉的法院或者大学使用的是乌尔都语而非孟加拉语,那么这事实上就是一种政治压迫。”

而乌尔都语的强制推广,几乎在巴基斯坦的所有地方都掀起了一片争议,因为巴基斯坦几乎每个地区都存在着自己的语言。但是相对而言,孟加拉的诉求则要更多一些,孟加拉的政客希望孟加拉语能够成为巴基斯坦国语,因为他们“代表了我国千千万万人的共同诉求。”

事实上,这一点本身也是东巴在与西巴各种论战中所经常用到的伎俩,那就是东巴的巨大人口优势。巴基斯坦当局尝试过改变孟加拉人的文字,但是孟加拉人却拒绝放弃他们“泰戈尔的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加拉人)

1947年,巴基斯坦成立了“东巴语言行动委员会”开始在东巴强制推行乌尔都语。这种赤裸裸的文化打压,甚至一度引起了双方的流血冲突,很多人因此被军警打死。绝大多数西巴的政客和领导者,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孟加拉文化,他们也不想了解孟加拉文化。

在他们看来,孟加拉文化是“印度教的文化”,孟加拉语就是“印度教的语言”。但是孟加拉文化其实是非常灿烂的,作为英属印度最早的组成部分,孟加拉人保持住了自己的文化韧性,可是近代的巴基斯坦当局却想要挑战这种文化韧性,这必然会造成东巴人越来越反感当局。

而在政治和经济上,作为巴基斯坦人口少数的西巴人,却占据着巴基斯坦绝大多数官员,公务员,教师,军官以及律师等或是高收入,或是高权力的岗位。更加准确的说,占据这些关键岗位的人其实主要集中于旁遮普人和信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加拉人)

但是占据人口绝对多数的孟加拉人,在关键岗位上少之又少。在东巴正式脱离巴基斯坦之前,每一任东巴的省长全部都是西巴人。在文官集团中,西巴人的数量长期都是东巴人的十倍。但是由于东巴的人口优势,使得其虽然在其他权力上受到压迫,但是他们却控制了议会。

这也形成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西巴人在军队和文官政府中压迫东巴人,但是东巴人却在议会中压迫西巴人。在孟加拉分离之前,巴基斯坦政府与巴基斯坦议会长期处于一种对立甚至是对抗的状态...

但是在巴基斯坦,军队却又是最高权力的实际操控者,这也使得东巴的议会权力在一个更大的层面上,其实仍然还是遭到打压的。而由于西巴掌控着政府力量,所以东巴能够得到的发展资源始终都是少于西巴的,这也是其不满当局的一个关键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加拉独立运动)

三、爆发

双方的矛盾,最终在1971年达到了顶点。1971年孟加拉爆发了大规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抗议者首次打出了“孟加拉国”的旗号,而孟加拉人的抗议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印度英迪拉.甘地政权的支持。

1971年3月25日,巴基斯坦军方展开了针对孟加拉抗议群众的所谓“探照灯行动”。孟加拉抗议领袖被巴基斯坦军方逮捕,并且押送到了西巴进行关押。在此过程中,数百名东巴群众被杀害。

然而巴基斯坦军方的行动,不仅没有成功制止愈演愈烈的独立运动,反倒直接将其刺激为了暴力革命。3月26日,第八孟加拉团的领导人占领了吉大港的广播电台,对外公开宣布孟加拉国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

主张独立的东巴军人,民兵,警察以及工人组成了所谓“民族解放军”,开始与巴基斯坦军方展开热战。孟加拉政治团体开始流亡印度,并且宣布在加尔各答成立孟加拉流亡政府。而巴基斯坦军队面对“民族解放军”的游击战,可谓是苦不堪言。

然而“民族解放军”的数量却越打越多,在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的11月,“民族解放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人!同年11月,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英迪拉.甘地政府借口难民问题,开始直接入侵东巴。

本就已经苦不堪言的巴基斯坦军队完全没有对抗印军的能力,在前后夹击下开始节节败退。同年12月3日,巴基斯坦被迫对印度宣战,印度开始直接攻击西巴,巴基斯坦再次陷入两线作战。12月16日,印军基本击败东巴的巴基斯坦军队,孟加拉流亡政府返回本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加拉)

至此,孟加拉独立已成定局。东巴和西巴开始就孟加拉独立问题展开谈判,1972年1月,双方完成谈判,孟加拉正式独立,被扣押的孟加拉抗议领袖拉赫曼被允许返回孟加拉。

但是由于在“探照灯行动”中,西巴军队在达卡大肆屠杀孟加拉人,使得西巴政府在道义上占据了绝对劣势。中国本身就不便出动军队前往东巴,因为毕竟没有直接接壤,而且中国本身就无意出兵。

而有意出兵的尼克松政府,却因为西巴政权已经在美国议会中臭名昭著,所以无法直接派兵支援。但是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却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所以其相对顾及的更少。最终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孟加拉在1972年的独立。

参考资料

李德昌.巴基斯坦的政治发展(续二)东、西巴分裂的内部原因——叶海亚·汗统治时期的巴基斯坦政治[J].南亚研究季刊,1985,(0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