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一座古老寺庙里有一位80后的小伙子,他已经在这里隐居了整整10年。他的生活完全依赖于香火钱,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4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小伙子是谁?他为什么会选择在寺庙里隐居?他的生活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王先凯:身世悲惨却心性坚韧

王先凯出生在安徽省岳西县的一个贫穷家庭,他的母亲在他还在襁褓中时就因病去世了,只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本来应该是王先凯最坚实的依靠,但在生活的重压下,父亲的意志消沉,终日借酒浇愁。

喝醉之后还会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在年幼的王先凯身上,对他拳打脚踢发泄自己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王先凯来说他的童年没有欢乐,只有无尽的恐惧。每到晚上他都会蜷缩在床角,期待又害怕父亲回来。

他不知道今晚父亲会不会打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熬过这个晚上。他的身上有很多伤痕,都是父亲喝醉之后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尽管生活过得这么艰难,王先凯也没有放弃希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早早地就学会了独立,学会了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

他每天放学后都要去田里帮忙干农活,照顾年迈的奶奶,还要做饭洗衣照顾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繁重的家务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无疑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的,但他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地承受着。

由于家境贫寒王先凯在小学毕业后就被迫辍学开始了打工生涯。他尝试过各种工作,从餐馆服务员到工地小工再到街头小贩,但无论他多么努力挣的钱依旧填不了家里的无底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赚了钱不是被父亲拿去还债,就是用来支付家中越来越多的医药费。

转机:小叔领养,海市蜃楼

就在王先凯快要支撑不下去时,他的一位无儿无女的小叔看中了他坚韧的心性,找到他决定收养他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拥有丰厚的家产,被他收养后王先凯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穿上了名牌衣服,还得到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这样的生活对于曾经的王先凯来说是想都不敢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很不幸,王先凯这样丰衣食足的生活并没有过多久,收养他的小叔去世了,他再次失去了一切,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道路,寻找新的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处境和被小叔收养前差不了多少,但不同的是王先凯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助的孩子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的青年。

隐居生活:王先凯的超然境界

一夜之间他失去了所有,他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能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冷酷无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王先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非常迷茫的时候无意间走进了一间破旧的寺庙。寺庙内传来一阵阵钟磬和木鱼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王先凯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悠扬的钟声和木鱼的敲击声,心灵仿佛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觉得这种氛围让他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那些困扰他的烦恼仿佛都被那钟声和木鱼声带走了。

也是从那一刻起王先凯决定远离红尘俗世,将余生奉献给佛门。他从义工寺庙里出家,几番辗转后回到家乡,独自一人在药公庙里修行静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出生便注定了艰难人生的他历尽了世间种种苦难与磨砺,最终选择了隐居于此,过着与世无争的清修生活。

这药公庙原本是当地村民修建的,他们希冀能借神灵之力庇佑村人无疾无病。可这庙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早已破败不堪,香火渐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2011年时年26岁的王先凯却自愿主持此庙,独自一人侍奉佛祖,更没有丝毫报酬,只凭借微薄的香火钱维持生计。

他从早到晚过着简朴清贫的生活,白天砍柴采果,夜晚跪拜古佛,没有丝毫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常人而言,如此贫困潦倒的生活实在难以接受,但对王先凯而言,却是他所向往的宁静境地。
先凯的父亲晚年有意与他重修旧好,希望他还俗相亲传宗接代。但是王先凯已经没有了任何执念,对世俗事物也都无动于衷,宁愿一人一佛修至生命的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从小就过得凄苦,如今终于寻得一片宁静之地,实在不愿再次回到充斥着贪婪和仇恨的红尘里。

所以对他而言隐居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超脱了世间一切羁绊,只有清心寡欲、常怀善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疑惑他何以甘心如此?有人觉得他应当振作起来继续生活?

笔者认为

也许在某种意义上王先凯的隐居正是佛教“出家”的精神写照。毕竟穷极无聊透过尘世的喧嚣,才能体会涅槃的清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先凯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选择了隐居修行,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这种选择或许不被所有人理解,但他的勇气和坚持却值得我们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我们或许可以从王先凯的故事中找到一丝启示,那就是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我们都有权利去追求内心真正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