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阿勒泰》大结局是个开放式的,很多网友表示意犹未尽,踏雪死掉后,巴太头也不回地走了,而且一走就是3年,没有任何消息。

文秀在巴太走后的三年里,实现了梦想,成为了作家,一个人又去了很多城市,见过许多美景,体验很多不同地方的生活,辗转后回到彩虹布拉克和母亲一起过节。

剧里只知道巴太回马场了,那具体做什么,属于一片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这三年里,巴太只做两件事:还账和疗伤

踏雪是马场里英国进口种马,在之前一次比赛时受了伤,巴太回到牧场时,跟老板保证过,带踏雪回夏牧场,等夏天过了再送回来。

夏牧场空气清新、水草丰盛,更适合马儿生存和康复。

土尔邦节,踏雪受惊吓疯癫,拖拽着文秀狂奔,巴太只能忍痛射杀踏雪,救下文秀。

踏雪属于马场,巴太答应过老板会将它带回,现在却死掉了,巴太肯定是有责任的,所以他重新回到马场打工还账。

而且这是一匹英国进口的种马,价格肯定不菲,所以还账需要几年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太举弓射踏雪,是全剧的高光时刻,也是最迷人时刻,他虽然平时幽默爱开玩笑,但关键时刻,他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清醒、成熟和理智。

在他做出选择时,虽然很痛,但异常坚定,那一刻,就算被踏雪拖拽的不是文秀,是任何一个陌生人,相信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抚摸着踏雪,看着它奄奄一息,巴太心如刀绞,为了减轻踏雪的痛苦,它又一刀刀结束的踏雪的生命。

血红的霞光,照映在满身是血的巴太身上,他终于忍不住,对天大吼,原来痛到极致,被狠狠撕裂竟然是这样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切下踏雪的头,走了,那背影,是那么伤感和孤寂。

回到马场后,他一定会反思,其实踏雪的伤,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完全康复。

假如当初,他没有把踏雪带回夏牧场,假如那天,他不坚持让文秀骑踏雪,假如他没有把猎枪交给张凤侠,或许,踏雪就不会出事

踏雪对于巴太意义非凡,巴太一直把它当成自己养大的孩子,把它当成朝夕相处的伙伴,他叫它宝贝,一个苹果分两半,一半给喜欢的女孩,一半给踏雪。

而自己竟然亲手杀掉了它,在夜深人静时,巴太一想到这些,内心犹如刀割,很痛很痛,他无法原谅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文秀。

因此,他需要时间来疗伤,对踏雪付出的感情太深,所以伤口的愈合的速度也很慢很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年,巴太终于学会什么叫成长,也成熟了很多,他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少年,他想通了,也放下了,决定与过去告别和解

他剪掉了喜欢的长发,回到彩虹布拉克,他想陪陪爸爸,经历过、痛过,他明白爸爸一个人真的很孤单。

至于文秀还在不在?巴太在回去路上肯定想过,但心里是没底的。

因为他知道,阿勒泰很多东西一直在变,草原、风、雨,都在不停地变,文秀也说过,她想去北京,那里有很多作家,她想写出好文章,想成为作家。

在阿勒泰唯一不变的只有爸爸。

在回去看望爸爸时,刚好看到文秀还在,四目相对那一刻,他是欣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种开放式结局,让人感觉有点遗憾,但它却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

一部好影视作品,结局不一定非要大团圆,它留给人更多思考和感悟,才是真正价值所在。

文秀和巴太能够再次相遇,已是非常幸运,爱过的女孩,三年后,还在原地等你,真的非常难能可贵。

至于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我们不知道,但是再次相遇时,他们是互相救赎,心灵是互通的。

三年的成长,足以让他们比之前更成熟、更智慧。

就算不能成为伴侣,曾经那段真挚、朴实无华、刻骨铭心的恋情,在以后漫长旅途中,也会成为青春时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人这一生,没有完美答案,每种选择,都有代价;每种生活,都有遗憾。

所谓的成长,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努力地生活。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