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博物馆,它主要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因为很多原因,我国大量珍贵文物流散他乡。流失文物的命运,紧紧牵动国人的心,从1949 年至今,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坚定追索流失文物,积极参建文物返还国际秩序,成功促成了三百余批次、十五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

这些找回的文物收藏于各个博物馆中,有些文物作为常设展对外展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跟着《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走进博物馆,了解一些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博物馆:晋侯稣钟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筚路蓝缕的艰辛开拓,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座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作为一座大型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有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十二万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种类齐全、系统完整,以具体和典型的实例全面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前至公元前7世纪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在上海博物馆多年来征集的中国文物中,有一套由曾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先生亲自联系征集的国家一级文物青铜编钟尤为引人瞩目。

晋侯稣钟,西周晚期厉王时期(公元前9世纪中叶 )金属器,大者高五十二厘米,小者高二十二厘米,皆为甬钟。1992年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八号墓出土。整套编钟共十六件,上海博物馆征集到十四件,其余两件收藏于山西博物院。这套编钟可分为两组,每组八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周·晋侯稣钟(上海博物馆藏)

经测音,它们音律和谐,表明这套编钟的配选是以音律为标准的。十六件钟上凿刻有一篇三百五十五字的长篇铭文,完整记录了西周厉王三十三年(前846年),晋侯稣率其军队参加的一场由周厉王亲自指挥的征伐东方夙夷的战争。晋侯稣战功卓著,多次受到周厉王的赏赐,晋侯稣因而作此编钟。晋侯稣钟铭文记载的这场战争,为史籍所阙载,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都极为重要。全篇铭文用坚硬的金属工具刻凿而成不同于铸造而成的青铜器铭文,为西周青铜器上首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侯稣钟“年无疆,子子孙孙”(山西博物院藏)

曾经历过盗掘、倒卖、走私出境的晋侯稣钟静静地躺在上海博物馆的展柜中,接受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的瞻仰与欣赏,委婉地向人们讲述着公元前9世纪中华民族的那段远古的历史故事。1996年,中国考古界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此次工程的重要部分,晋侯稣钟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揭开了更多的中国历史谜团。在晋侯稣钟发现前,中国历史最早的确切纪年是公元前841年,史称“共和元年”,这套钟的发现,为人们重新确定西周王年乃至推断出武王伐纣的确切年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其纪年资料也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宋代彩绘木雕观音坐像

如果你有幸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并且碰巧踱步至四层中央大厅东侧北部展厅的常设展之一“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那么,你一定不会错过显著位置陈列的一尊高达两米的宋代彩绘木雕观音坐像。这尊观音坐像矗立在展厅中央,以其强大的、夺人心魄的气场在众多佛教展品中独树一帜,令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倾倒,不得不仰视方能窥见其全貌。它通高两米,保存完整,是国内博物馆收藏的体量最大的宋代木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这尊观音像不仅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由于姿态优美、雕工精致,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衣着相貌无不透露出雍容华贵,既展现着俯瞰世人、洞悉万物的清明,又展示出普度众生、悲天悯人的姿态。这尊观音坐像柳叶细眉,双目微闭,双耳下垂,嘴唇微抿面部圆润;神态泰然自若,怡然自得,似在打坐,也似在冥想,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神秘感和艺术美感。观音菩萨的衣着也很高贵华丽:头顶花蔓宝冠,颈部嘤珞配饰,上身裸露,身披帔巾,巾带自然下垂,全身褶纹飘逸。观音菩萨悠然自得地坐于石头之上,似乎在冷眼旁观大千世界,阅尽人间百态,但内心始终静如止水,波澜不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菩萨造像女性特征突出,线条柔美匀称而富有张力,肌肤平滑细腻,颇有吹弹可破之感。观音菩萨的动作轻盈优美,左手托举,右手手持一朵盛开的莲花,形态自然而逼真,充分流露出中国佛造像的深刻内涵。这尊观音像虽然历经千年,但服饰褶纹处彩绘仍清晰可辨,人们不难想见其当年的风采。

这尊难得一见的木雕观音像有一段漂泊海外的经历。20世纪上半叶由于战乱,木雕观音不幸辗转流失到美国,被美籍华人、著名佛像收藏家陈哲敬于七八十年代在一个偶然的机缘得见,并购买下来。陈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在这尊观音坐像的颠沛流离的经历中显得尤为珍贵。他不求名利,只是出于一个中国人对流失海外国宝的一份难舍的真情。历经几十年的岁月,他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每个角落,倾囊相助国宝归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高达两米的大型木雕观音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均属上乘。北朝、唐、宋并称为中国雕塑艺术的三大高峰。欧美和日本博物馆均收藏有中国古代大型木雕作品。据粗略统计,北美多家大型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宋代木雕佛像数量在二十件以上,而国内各大博物馆在此之前尚无宋代木雕佛像精品。这尊木雕观音在高度上仅次于美国纳尔逊艺术馆藏宋代观音菩萨坐像,在国内博物馆中也是体量最大的一件,其珍稀程度不言而喻。历经数十年颠沛流离的木雕观音,表情生动逼真,尽显温柔,似乎对人间的欢乐疾苦了如指掌。那飘逸灵动的身姿和似有所指的手指浑然天成,向人们展示着中国宋代雕刻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也展现着佛教在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上结出的硕果,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木雕精品。观音坐像那温柔的面庞和深邃的目光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回归故里的一份怡然自得和满心欢喜。

中国国家博物馆:子龙鼎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二号中央大厅举办的常设展——“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毕、重新开馆之际举办的重要专题展览之一,旨在通过本馆所藏的一批古代青铜器展示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不朽魅力。

目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展出的众多青铜器艺术精品中,有一方、一圆两件青铜重器尤为引人注目。一件是几十年来在我国的教科书中频频亮相的后母戊鼎,另一件就是因其传奇的经历而蜚声海内外的子龙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子龙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子龙鼎,商末文物,通高一百零三厘米,腹高四十三厘米,耳高二十二厘米,足高三十六点五厘米,口径八十厘米,重二百三十千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此鼎高大、气势不凡,圆腹,口内敛,折沿方唇、向内侧略有倾斜,腹部外鼓,立耳厚重,微外撇,耳下部内侧深入器腹,下承三柱足,足下部略内束。颈部六道短棱脊,饰饕餮纹六组,每组两种;一种有首无身,另一种身首皆有。子龙鼎的名字取自内壁口沿处铸造的铭文“子龙”。左上角为“子”字,字体较小,下方的“龙”字双线勾勒,颇有力度,俨然一条挺身而立的圆目瞪眼、张口欲咬、卷尾盘曲、气势威严的中国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子龙鼎作为国家专项资金征集到的文物回归祖国后,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划拨到文博机构妥为收藏。不能忽视的是,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只是执行机构,决策权在国家文物局手中。他们首先会根据各地博物馆的硬件、软件设备,观察其是否具备展览条件与研究能力,评估该文物对其馆藏体系的完整性是否属于急需或必需,有时也会考虑政治的因素。子龙鼎出土于河南,所以河南省博物院自然希望收藏,其他博物馆也有提出要求。但是,考虑到子龙鼎与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为“一方一圆”国之重器,政治意义重大,所以国家文物局最终决定将其调拨给位于首都天安门广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因为篇幅原因,并不能把文物回归历程呈现清楚,大家可以到《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中看原文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失海外文物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解读,首度披露流失海外文物惊心动魄的回归历程,首度从海外视角、用精彩案例向世界集中讲述中国流失文物感人至深的回归故事;与此同时,本书对所录珍贵国宝进行全景式呈现,图文并茂地展示文物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之美。这对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信,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信号|ECPH_db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