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拍手的happy猫、灵活跳舞的奶牛猫、自带“啊”语音的疑问猫......小猫动图搭配“领导终于把官方号交给我了”等文字和魔性的音乐,演绎场景感十足的工作小剧场,短时间内席卷各大社媒平台。

定睛一看,发布这些视频的竟是在大众印象中严肃的官方账号。“官方号最终还是到00后手里了”随之登上视频平台热榜。

一些官号频频出圈的同时,另一大批政务新媒体账号却悄然关停。受访专家指出,两种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说明政务新媒体的运营会日益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号集体整活出圈

政务新媒体是数字治理的有效载体之一。最近,集体整活、玩梗让一批官方号火速出圈,越来越多政务新媒体掀起创作潮,纷纷发起了猫meme视频,进行宣传、科普。

比如,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官号“中国救捞”就在整活之余在评论区回复网友海上遇险电话等问题,“湖南禁毒”则用猫meme视频展现吸毒危害......

“领导终于把官方号交给我了”“希望还有机会再给大家剪视频”......年轻化、接地气的表达收获了大量点赞。“00后剪辑,90后审核,80后向70后解释”的调侃也成为不少网友欣然接受官方形象转变的另类表达。

但也有人认为,这类视频吸引的流量很难长久,也让政务新媒体失去了应有的严肃与专业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告诉中新网

,政务新媒体的运营在00后手中活起来和火起来,反映了其在日益聚焦和服务核心目标群体。他们希望轻松活泼的网言网语而不是正襟危坐的法言法语,而政务新媒体也需要顺应这些需求带来的变化。“但并非所有政务新媒体都适合这样操作,要关注各自的目标群体和部门属性。”

多地政务新媒体账号关停

部分官号频频出圈的同时,一大批政务新媒体账号却正在悄然关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新网梳理发现,4月以来,云南昆明、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江苏张家港等地一大批基层政务新媒体账号宣布停用注销,也有政务类App宣告下线。

在马亮看来,一批政务新媒体关停与00后运营的政务新媒体火起来,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说明政务新媒体的运营会日益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关停的往往是“僵尸”、停更的政务新媒体,它们无法正常运行,也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关停是早晚的事情,这也有助于减轻基层负担,减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从相互“搬运”到需求导向

马亮指出,政务新媒体账号运营呈现的特点是千篇一律,却少有特色,相互“搬运”的情况突出,存在过多过滥的问题,不少账号形式化、“僵尸”化明显,既浪费人力物力,也影响政府形象。

“现在很多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会开通账号,甚至会为了一件事而开通一个账号。因为政府网站仅限于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开通,所以不少基层单位转而通过政务新媒体发声。”马亮称。

他认为,未来政务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是更加聚焦、错落有致和需求导向。能够集中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推送解读,从受众的立场和需求出发,而非千篇一律的转发。各类端口渠道平台应有明确分工,形成政务新媒体矩阵。更加注重原创内容,更加接近本地实际,体现地方特色。

一审:王珏

二审:汤成伟

三审: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