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这大半年在他院做了各项繁琐的医疗检查,不断地做胸片、CT、B超、核磁共振……,并且根据诊断结果的“肺炎、肺气肿”等去进行治疗,可是治疗许久,咳嗽、胸闷等症状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最后来到金沙洲医院智能肿瘤诊疗中心做了PET-CT检查,才发现是肺癌晚期并多部位转移……PET-CT究竟是什么?厉害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PET/CT?揭露狡猾癌细胞真面目

PET/CT是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与X射线断层扫描(CT)两种影像设备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显像设备。PET是一种功能代谢显像,提供病灶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CT则是解剖结构显像,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所以PET/CT显像是功能显像与解剖显像的有机结合,它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之一。同时PET/CT可以一次显像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以呈现人体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些患者需要做PET-CT

1. 需要确定肿瘤分期的患者

PET-CT一次全身检查,除了可以确定原发病灶,还可以同时判断全身各组织、器官、骨骼等有无发生病变,可帮助医生更精准地确定肿瘤分期,并提供准确的穿刺、活检部位。

2. 有转移但找不到原发病灶的患者

有患者已经出现骨转移、肝转移,胸膜转移、或者淋巴结转移,但却不知道原病发灶,此时可通过PET-CT检查,寻找原发病灶。

3. 高度怀疑多处、远处转移的患者

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多处转移的癌症患者,可做PET-CT进行全身检查,评估是否出现转移。恶性肿瘤确诊后,也可行PET-CT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其他转移灶,从而指导治疗方案。

4. 肿瘤标志物升高但常规检查未发现病变的患者

当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明显或持续升高,但没有出现相应的复发转移症状,经常规CT、磁共振等检查也没有发现病变时,可进一步做PET-CT查明原因。

5. 不能精准确定放疗范围的患者

在某些情况下,放疗师很难判断肿瘤的边界,就需要借助PET-CT来确定代谢活跃的病灶范围,从而精准确定放疗范围,杀灭肿瘤细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ET-CT检查注意事项

活动限制:检查前一天和当天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如跑步(含慢跑)、骑车、举重物等,不要长距离快速步行,不要按摩,以防止肌肉对葡萄糖的过多摄取影响图像质量。

饮食控制:建议患者在检查前24小时应食用高蛋白、低糖的饮食;检查前至少提前6小时严格禁食(可饮用白开水),不能摄入任何种类的含糖食物或饮料,含葡萄糖的肠外营养或静脉输液也应停止。

血糖控制:PET-CT检查前禁食4-6小时,受检者应最好将血糖浓度控制在<6.1mmol/L,糖尿病患者注意空腹血糖值<8.3mmol/L为佳,最高不超过11.1mmol/L。糖尿病患者检查前几日应测量血糖,控制在11mmol/L以下。所有口服糖尿病处方药均应按医嘱服用。

使用肠道造影剂者,建议至少3天后检查;近期使用过升白细胞药物、进行过放疗或化疗者,需根据病情及检查需求确定具体检查时间。

衣着要求:检查当天,请您尽量穿着舒适、宽松的衣物。内衣上不能有任何金属,请勿佩戴金属、玉器等饰物。如果您有义齿、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等请告知工作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ET-CT可提前3~6个月发现癌症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癌症死亡人数约为300万,每分钟约有8人死于癌症。如何早检早治已成为控制癌症死亡率的关键。

PET/CT是“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被誉为探测肿瘤的“雷达”或发现肿瘤的“神探”,是目前检查、判断肿瘤的最先进科技仪器, 正在被各科医生公认为肿瘤疾病影像诊断的金标准。具有早期发现、快捷安全、不易漏诊等优势。

CT、MR等解剖影像虽分辨率高、定位准确,但只有当疾病发展到“形态改变”这一阶段才能识别出来。而PET/CT影像能在分子水平反映人体正常或异常的生理、代谢等活动,对于判断恶性病变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至少提前 3~6个月发现恶性病变,对早期癌症有极佳的诊断力。

如果患者刚发病时就及时被检查出来,对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希望大家能够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癌症高危人群,比如有肿瘤家族史、长期吸烟史、高危职业、长期工作压力大、老年多种慢性疾病等等,更要提高防癌意识,建议定期做一次PET/CT检查,早发现早诊断, 力争将癌细胞扼杀在摇篮中,做好“自我健康”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