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观点

首先是我的一个观点。什么是教育强国?关于教育强国有很多说法,总书记也作了讲话,我们中国教科院里面也有过一些提法:一是教育本身要强、质量要高,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要大,三是在国际上要被认可。无可否认,这是教育强国的三个重要标志,但是我要说的教育强国,只有一个核心,就是为每一个孩子都成才创造机会和通道。

不管是教育的质量高,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还是国际上认不认,首先就是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怎么样教育他。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面的时候活蹦乱跳,经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出来,手无缚鸡之力、目光呆滞、行动迟缓,被“卷”成这个样子,这怎么能叫教育强国?如果这个不变,其他的都是花里胡哨的假动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力,都让他发挥出来,我们这个民族才真正的有活力、有创造力,民族才真的有希望。我们民办教育、公办教育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核心一点就是要使教育更加个性化,张扬每个孩子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力,服务他们的一生发展。太多表面动作会掩盖这个核心。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每所学校都可以衡量一下,从幼儿园到小学一直到大学,距离这个目标有多远的距离?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这些人应该用一生去努力的,也许一生还不够,因为积弊太深。我们民办教育不管是如何改革,如何创新,都是要围绕这个核心去创新。我们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在这里。我们可以开辟很多的新赛道,产生很多的新技术,最终还是要围绕这个核心。张扬个性,这是我们中国人最缺的东西。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体会一

第一个体会是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价值,民办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价值。过去我们讲三句话,“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变了吗?没变。“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变了没有?还是没有变。如果从传统的教育来讲,从我们的学校教育来讲,确实量的增长空间有限,但是我们把教育事业给它放大一点,放大到老年教育、幼儿托育、职业培训等等,终身学习、社会化的学习,民办教育仍然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民办教育是促进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个变了吗?仍然没有变,而且它这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刚才我们讲了民办教育的体制机制优势,整合资源的优势、市场生存的危机感,让它不拘泥于框框,当然是跟公办学校相比,有更大的危机感、创造力,有更灵活的体制机制。这不是民办教育自己的事情,这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教育体制下,替整个的教育在开新路。还有,我曾经在以前的会议上讲过,民办教育现在应该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它不应是社会差距的放大器,这是它的新使命,是在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个背景下的新使命。民办教育还有一个作用,相对于公办教育,它不仅是一个补充,而且是一条鲶鱼。特别是公办教育本身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择校热还存在的情况下,民办教育提供了不同的选择,缓解了公办学校择校问题,同时也让一部分公办学校有了危机感。

还有一点,民办教育的存在,其实是政府的“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因为它在教政府如何转变为现代政府,学会现代教育的治理方式。民办教育不断提出一些难题让政府去应对,同时改变着政府自己。有的时候地方政府执行政策过度、一刀切,民办教育领域的举办者和家长们告诉当地的政府这样不行,他们就会知道需要灵活一些、柔软一些,懂得调整政策执行方式。我们政府职能的转变,从改革开放就开始了。原来是计划经济、政府全能全包,后来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局面,就是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于是就要不断的适应经济的发展,来调整政府职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新世纪以来,我们的学界包括政府自己对政府的职能有了更新的认识,就是现代政府应该是什么样子,使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有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建设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当然,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更加有为的政府。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对照政府公共事业治理的改革历程,放长了历史去看,政府对待民办教育,对待公共事业的态度或者方式,必然会一直不断的进步,而不是退步。民办教育的存在,还有这样一个价值,就是教会政府如何实现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没有非公领域的这些经济、这些教育,政府治理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就失去了基础。这是第一个体会。

体会二

第二个体会是关于民办教育生存发展的挑战。民办学校这些年来感觉到巨大的发展压力,生存空间的压力。一开始我们感觉它是政策上的,比如说民办义务教育规模占比的调减、学前教育的普惠、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对民办教育发展的一系列规范政策。但是我同意上午刘林会长、董圣足所长的观点,政策方面会趋于平稳,政策执行趋于更讲究方式。我认为,今后民办教育发展的主要危机,或者是发展的瓶颈,并不是政策因素,而是市场因素或者民办学校自身的因素在起作用,这也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的背景。市场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口的变化,新出生人口减少、人口流动和老龄化改变着学校教育的需求和资源配置方式,导致民办学校面临生源危机和财政“挤出效应”。内部因素,最大的威胁是我们墨守成规,面对新的环境,学校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不转变,以过去分类管理之前、生源充裕之时的很多的想法、模式、惯性来对待现在和将来的自己的学校,没有及时适应,这才是最大的威胁。

体会三

第三个体会,关于教育新赛道的开辟。民办教育发展的新赛道已经逐渐打开。我在好几年之前就讲过,民办学校接收适龄儿童的全日制教育这样的学校,它的发展空间会随着人口的变化越来越小。但是相对于整个的大教育来讲,民办教育仍然是一个蓝海。为什么?我们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全民终身学习,学习比我们吃饭还要重要,我们现在某一顿饭可以不吃,一段时间不看点新消息、不学点新知识就会觉得不不习惯,可以说我们随时随地、一直不间断在学习。学习正在成为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怎样去满足这种需求,开发这种需求,引导这种需求,造就民办教育最大的蓝海。这个需求是无限大的,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治理能力必将难以覆盖这么大规模的需求。还有新技术在背后加持,无限个新可能、无限条新赛道有待打开,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上午刘林会长讲到,有些民办学校现在已经搞教育科技,像北京均优陈长河他们直接通过成立管理公司,通过委托管理方式,把自己的理念输出给民办学校、公办学校。这也是在国际上很成熟的一种发展方式。

体会四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体会是关于情怀的。情怀会带来创新,市场会带来良性循环。听阎凤桥教授上午讲的,世界教育强国的一些经验,有几个词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教育的多元化、自由、契约。这也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之强、一个民族之所以兴旺发达最根本的内在机理。我们作为研究者,我希望教育多元多样、学校和师生自由自主、以法治和契约实现良好的秩序。心底里对这些的向往和追求,是我们的底色,这可能是研究者的一种情怀。还有一种情怀就是一切从培养人出发,只有懂学生、懂教育的人,才能真正开辟教育的新赛道、获得发展新动能。我们现在的教育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这个不完美最终不是从外部来看,而是从内部、从学生发展来看。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你作为一个家长,如果没有外部的考试升学等功利性因素干扰,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希望他活泼快乐、健康、思维活跃、动作敏捷、知道感恩等等,这些就是教育最朴素的目的,是教育的真谛。民办教育如何创新发展,新赛道怎么开启?就应该朝着培养这样的孩子,朝着这样的目的去开启。阎教授上午讲的另一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国外大学搞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并不是纯粹基于情怀,而是出于市场需求的推动,市场能够把这些看上去没有市场价值的好的东西变得有价值,因为它源自人追求更好自己的需要。可能一开始比较难,但是这些需求会慢慢被开发出来。我们追求市场空间,追求事业的发展,甚至追求一些利益回报,在将来的很多新赛道上可能也没有什么问题,同时还会通过这种方式更深刻的改变我们的教育、改变我们的社会。

2024年5月24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民办教育十一人论坛”上,王烽主任将作《民办学校:以创新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参加本次论坛,将近距离的倾听王主任更多关于民办教育的观点与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届民办教育十一人论坛分为24日论坛会议和25日专项培训两大板块,相关信息如下:

论坛相关信息

论坛主题:新图景·新思维·新战略

论坛时间:5月24日(23日下午13:00-22:00报到)

论坛地点:上海建滔诺富特酒店【上海市长宁区S125(北翟路)】

报到地点:上海建滔诺富特酒店

主办单位: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组委会、浙江省发展民办教育研究院

承办单位:上海行仕律师事务所、杭州时代智汇教育科技公司

媒体支持:中国青年报、网易新闻浙江教育、浙江教育报、腾讯·大浙网、罗英人才、律职

论坛议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训相关信息

培训主题:民办学校法律纠纷化解专项培训

培训费用:1380元/人,往返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

培训时间:5月25日

培训地点:上海建滔诺富特酒店【上海市长宁区S125(北翟路)】

培训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务咨询:

陈老师:13958022897(同微信号)

储老师:18057131438(同微信号)

徐老师:13325914507(同微信号)

林老师:13575472823(同微信号)

文源 | 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04-11),本文源自2024年3月23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烽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民办教育发展新使命与新战略”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略有删改。

声明 |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我,就请给我一点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