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 乔心怡)5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北京市市场监管管理局、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了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全面构筑营商环境崭新高地。

据了解,2022年9月,三地政府签订了京津冀营商环境"1+5"合作框架协议,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负责商事制度、监管执法2个重点领域子协议。加强区域商事制度协同推动"跨省通办"。

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签署《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三地企业登记注册工作协作备忘录》,加快构建京津冀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商事制度体系,推进京津冀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政策一致、流程统一。推动京津冀企业注册登记业务"跨省通办",简化企业跨区域迁移手续,实现迁入、迁出调档和经营场所变更登记"一窗受理、同步审核、限时办结"。

当前,北京市企业登记档案信息已在京津冀全域共享,京冀两地实现企业电子档案互查。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更便利。

此外,京津两地按照"数据跑路、快递跑腿"的要求,采用全程网办的形式,优化e窗通平台邮寄功能,实现了两地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及营业执照遗失补领、换发等登记业务和营业执照等登记结果异地"办、发、领",为群众和企业提供触手可及的"就近办"企业登记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京津冀已经实现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认证三地互认。2020年,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出台《关于印发服务京津冀+雄安协同发展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三地互认试行办法的通知》,在京津冀任意一家登记机关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已完成核验的,在主体资格证明的有效期内,该外国投资者再向其他两地投资的,允许该外国投资者提供由已设企业登记机关档案部门出具的加盖档案证明章的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作为主体资格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