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自从朱棣夺了侄儿江山后,虽表面上看着很爽一般,以至于一不高兴,便揪住鞑靼一通暴打(朱棣北征),但实则却过得很悲催。主要是如下这两个方面造成的。

其一,靖难之役后遗症。朱棣等于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虽如今坐稳了江山,可后代呢?

所谓,先例既开,来日方长!朱棣如今不再是燕王了,他地位变了角度自然也跟着变。故而朱棣算是真正体味到,老爸朱元璋当初为何那么疯狂了。如何避免后代再冒出一个“二号朱棣”来?一直是朱棣没法解决,却又不得不解决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的太子竞争,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此。朱棣的来回摇摆,就是很担心朱高炽的身体。万一把皇位给了朱高炽,他却很快挂了呢?朱高煦跟自己太相像,他趁机再唱一曲“靖难之役”?那大明天下非散了架不可。

其二,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一直找不着,朱棣就不踏实。因为万一建文帝活着,则随时能扯起大旗反攻,哪怕自己能镇住,可万一自己去世后,建文帝再这么干,这就又造成了大明劫难,依然是有散架子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而这两个方面,就造成了朱棣的悲催。可见游戏规则一旦被打破,从来都是极其危险的事——打破看着简单,只要实力到了,完全可以去做!但打破之后如何善后,才是真正的大问题!所谓自食其果,大多如此!

而朱棣或说大明朝的幸运,就是因出现了朱瞻基这位好圣孙!可以说是朱瞻基替朱棣最终完成了善后,并解决了这两大问题——稳稳接过短命老爸朱高炽的皇位,消除了“二号朱棣”,也就朱高煦谋反,对大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那么朱瞻基是什么时候,让朱棣眼前一亮看到出路,从此成为朝野公认的未来希望的呢?便是在公元1413年,因一副对联而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乐十一年五月癸未,是日为端午节,成祖车驾幸东苑,观看击球、射柳……是日,天清日朗,风埃不作,成祖命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率领左队,宁阳侯陈懋率领右队。从皇太孙以下,诸王、大臣,一次分别击球、射柳……

翻译过来后,内容如下:

话说端午节快要到了,此刻朱棣已当了11年老大了。于是朱棣决定,在端午节这天,组织一次“团建”活动,地点选择东苑。要求:所有人不得请假。为了体现出大明优秀的文化内涵,还特意邀请各国使臣一起观摩。

很快端午节这天到了。真是天公作美,万里无云,微风虽可轻摇嫩柳,却不起一丝尘沙。而东苑的活动也已经开始了,但见驸马率领一队,宁阳侯率领一队,无论是年仅14岁的皇太孙朱瞻基,还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朱高煦都参与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活动,应该是没有朱高炽的,一则他已是太子了。二则他太胖,估计只能当啦啦队长!一番活动比拼过后,朱瞻基表现得相当出色,所谓“击射连发皆中”。朱棣很高兴,我这大孙子才14岁就这么牛逼了,给我长脸了,我这当皇爷爷的必须要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