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开发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于日前正式印发实施《昆明市特色产业集聚区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明确,昆明将设立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都市工业集聚区三类特色产业集聚区,推动昆明形成更多经济增长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明已布局呈贡区斗南花卉特色产业集聚区等3个首批市级特色产业集聚区 据新华社

产业基础薄弱地区

可适当放宽认定标准

特色产业集聚区是指在昆明市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总体规划范围以外,具有明确区域界限,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有关规划,符合产业政策导向,以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产业承载区域。此举意在进一步拓展昆明市产业发展空间,促进现有开发区以外产业实现集聚、集约、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多梯度产业培育发展体系,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平台,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其主导产业类型和特点,昆明将特色产业集聚区分为三类,分别是:现代农业集聚区,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品种研发、籽种培育、农产品交易集散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包括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旅游康养、养老托育、人力资源、对外贸易、服务贸易、新型专业市场等。现代都市工业集聚区,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封装测试、组装制造等,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产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型材料等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设立特色产业集聚区,除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全市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产业导向和主体功能定位的条件外,还应具备较强的产业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具有引进落地特色产业项目、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的发展空间等6项条件。为兼顾区域平衡,对产业基础薄弱地区可适当放宽认定标准。同时,对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补短板为主要内容的集聚区,也可适当放宽认定标准。

每年组织开展一次

集聚区申报认定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特色产业集聚区设立不是“终身制”,其认定依照透明、规范程序进行,在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下,每年组织开展一次集聚区申报认定工作。认定工作按“申报—初审—审核—公示—认定”程序,依次进行。昆明将对获得认定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在重大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省级资金。各级各部门对认定的集聚区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优先推荐申报各类省级集聚(示范)区。

《管理办法》还明确,对连续两年评价不合格,弄虚作假,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等5种情形之一的,将撤销其特色产业集聚区命名。

特色产业集聚区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统筹管理,市级主管部门负责行业指导和日常监管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集聚区属地管理工作。

目前,昆明已谋划布局了首批示范带动性较强的市级特色产业集聚区,分别是:呈贡区斗南花卉特色产业集聚区,为现代农业集聚区,面积2.53平方千米;安宁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特色产业集聚区,为现代都市工业集聚区,面积10.45平方千米;官渡区国际现代商贸物流特色产业集聚区,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面积10.42平方千米。

记者:廖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