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常遇春来传话

公元1356年,本年刚一开年,元廷就出了件大事。宰相哈麻,密谋要废掉元顺帝,哪料事情泄露。元顺帝大怒:各路诸侯想抢我皇位还算罢了,可你却是我的宰相啊,吃我的饭,还要砸我的锅,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元顺帝不顾正月里喜气洋洋,命殿前武士活生生杖毙了哈麻。元顺帝也算出了口心中恶气,却依旧愁眉不展——中原的刘福通,命李武、崔德攻城拔寨。南方的张士诚正大战镇江。

尤其是最近,又冒出了一位叫朱元璋的人,显得很猛,竟然攻占了我的南方重镇集安(南京),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人啥来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顺帝这里如何焦躁不安,咱就不多说了。单说这位新人朱元璋,在攻下南京后一时声威大震,宋帝韩林儿一纸诏书过来,封其为吴国公。朱元璋高兴,所谓“好男儿三千里外封侯”,咱老朱可谓是妥妥的好男儿一枚了!

朱元璋正踌躇满志时,突然手下大将常遇春来了,是一脸的凝重,似乎还带有一些疑惑,却就是不开口。朱元璋这个奇怪,便问:“何事啊?”

常遇春叹了一口气,说:“主上,你结义的大哥田兴,托我给我捎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兴是朱元璋唯一的结义兄弟(正史),论谋略,不亚于刘伯温。论武略,徐达、常遇春都佩服,所以朱元璋一直以“大哥”称之,两人几乎无话不谈。可今儿咋了?他竟然委托常遇春给我传话。

朱元璋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连忙追问:“我大哥要你说啥?”

常遇春凝视着朱元璋,道:“他说‘大业已定,天下有主,从此浪游四方,安享太平之福,不复再来多事矣’。”(出自朱元璋所写的《与田兴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兴的意思就是:朱老弟,如今你攻取了这虎踞龙盘的集安(南京),我断定你的大业已经无可撼动了,天下将回归太平,你也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开国登基。所以,我也没啥可再帮你的了,去等着享受太平盛世了,就此别过吧,让我们相忘于江湖!

朱元璋愣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显然大哥田兴不但对第自己寄予了厚望,还就此离开了。由于怕彼此伤感,所以才让常遇春来传话。

可这是为何呢?我从来没对他有过任何不敬。朱元璋伤感异常,瞬间不停回忆着,跟田兴的初识之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猛侠奇士

泗州如今隶属于安徽的宿州,田兴便是泗州人氏,他跟朱元璋一样都是安徽人。在朱元璋投奔红巾军,开始在濠州大展拳脚时,田兴便已经在泗州,被称之为猛士了。

在其家乡有个传说,田兴也跟朱元璋一样当过和尚——另一种是,田兴没有当和尚,是跟着一位武僧学武。无论当过与否,反正田兴武功非常厉害,行走泗州地界,惩恶扬善,连官府都惧他三分。所以笔者改称其为“猛侠”,这完全是大侠的风范。

话说有一次,朱元璋率领人马开赴到盱眙地带,哪料却遭到了元将秃鲁不花的袭击,朱元璋那时,力量还很弱,岂能抵挡得住?手下兵士四散奔逃,朱元璋也受了伤,只得逃亡。而秃鲁不花也看出了朱元璋就是主将,故而死死咬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朱元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看就要被追上时,突然从斜刺里杀出一彪人马,人数虽不多,却都大呼大叫着,一下子让追击朱元璋的人马,都连忙勒住战马,以为又要交战。可哪料这一飙人马,突然又四散开来,纷纷逃命而去。

元军被搞懵了,这是啥啊?但再一抬眼,朱元璋却早没影了。原来,就在元军愣神之时,朱元璋被一人喊住,随着这人给逃了。这人是谁?正是田兴。听闻义军跟元兵交战后,也赶来了,恰好遭遇被追杀的朱元璋,所以这才救下了朱元璋。

以上是否属实?笔者只能说,当一个传闻听听罢了,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田兴救过朱元璋的命,并且结义为了兄弟。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替朱元璋招揽人马,筹备粮草,训练兵卒,出谋划策和冲锋陷阵。等于朱元璋身边,一位全能型保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因田兴功劳大,地位高,能力强,跟朱元璋关系异常亲密,所以他才能使唤大明第一猛将常遇春,而常遇春却还如小迷弟一般听从。因此从这点来言,田兴又堪称是“奇士”一枚了。

猛侠加奇士,就这么混搭,从如今关于田兴有限的资料中,这种混搭,却正是他最突出的特征,因此就只能说是:明初多奇人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比武松更厉害

一晃多年过去,如今的朱元璋已经开国大明。但寻常大哥田兴这事,他却一直惦记着。并下过许多次圣旨,奈何田兴却如人间蒸发了一般毫无消息,莫非去世了?朱元璋发了狠,死了也要找到!

于是,一晃又是近十年过去了。这一天,突然一则奇闻传至朱元璋耳朵里。在江北地区,一直虎患为害,搞得老百姓都不敢路过。官府发动猎户杀虎,却次次不是被老虎反杀,就是连虎毛都找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最近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位“猛大叔”,竟然单身入山搏杀了那只猛虎。因此,官府表彰的奏折,就层层传递上来了。再看朱元璋,顿时激动万分,大呼一声:那必是我结义大哥。

元璋见弃于兄长,不下十年,地角天涯,未知云游之处,何尝暂时忘也。近闻打虎留江北,为之喜不可仰——出自朱元璋所写的《与田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