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阳新县陶港镇良荐河两岸杨柳青青、月季馥馥。在官塘河岸水利综合治理工程地上,施工机车往来穿梭,20多名工人忙着河道清淤疏浚,现场一派忙碌、有序、大干的景象。

20千米的良荐河综合治理工程,通过采取河道清淤、生态驳岸、河底卵石铺设、过河汀步建设、周边植物栽种、整石坐凳安装等治理措施,提升河道流域内20个行政村、5.2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古享有“长乐园”美誉的陶港镇,依托河道两岸生态修复,在这1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4个行政村“星罗棋布”,长乐园良田万顷,网湖畔碧波荡漾,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

治污疏浚,“共同缔造幸福园”

依河而居,依河而兴。陶港良荐河上游连结阳新万亩粮仓,下游联结7万亩网湖湿地保护区,保护好良荐河生态对阳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曾几何时,在当地有“北京有龙须沟,阳新有良荐河”之说,“脏乱差”河道生态环境,沿河两岸而居的村居难堪其忧。

作为省级森林生态示范镇的陶港镇,把改造良荐河作为全镇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统筹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系统谋划,分步实施,并结合“共同缔造”理念,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美丽乡村。

官塘村是良荐河改造核心段,几年来,他们党群连心、村组联治,一起谋划、一起建设。长乐港官塘村段整治工程,有4.3公里,专业机构工程预算260万元,最后完工结算,比预算节省了15万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工之前,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商议方案,当时光开会就开了十六场。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形成两点宝贵意见:一是分6段建设;二是每一段成立一支建设理事会,由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组成,来负责建设、管理和监督。段与段之间互相比进度、比质量。

在建设过程中,村内很多泥工、瓦工、木工和普通村民,都主动义务参与长乐港整治工程,基本上每家每户不是出工就是请工,单是筹劳就筹了7万元,人多的时候,河堤两岸一天有一百人一起做工,挖的挖,挑的挑,场面还是很壮观。

腾地增绿,打造“水清、水净、水畅”和美家园

在今年的小流域治理中,官塘村发动党员群众,对河堤进行硬化加固、垃圾清理、除草除杂,对岸上残垣断壁、危旧土坯房一一进行拆除,并在岸边新栽种各类花木1000余棵,新设路灯约400盏,通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提升沿河两岸美景品质。

走进官塘村柏树下组,全组36户,建筑小洋房占地面积统一都是120平米,房屋样式统一,前后院子,风景花草点缀其间,户与户、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也统一,这是村“两委”多次上门动员,召开湾组会研究讨论、党员群众共同努力的成果。在官塘村,党员带头做清洁户,自觉做清洁宣传员,户户落实“门前三包”,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港镇依托黄阳一级公路和穿境而过的兴富公路,完善路网、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该镇已完成镇村主干道12公里除草除杂,清理沟渠10条,长度960米,预计今年6月底前可完成12公里公路提档升级项目。

同时,陶港镇将以良荐河两岸生态河道护坡改造(植树绿化)、田塘种植养殖污染治理试点等重点项目为依托,以点带面,大力推进河道生态治理项目,绘就以河道为主线、生态为底色、田园为主体的和美家园。

产业振兴,“小河淌水”绘就村民长乐园

“河水清了,环境好了,荒湖滩成了金疙瘩!”官塘村支书侯安坚介绍,像稻虾养殖、三金生态白茶、佰利恒杂柑、逸青云小香葱等小产业发展有8个,平均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累计带动村民收入240万元。

长乐泉井公司的老板舒思地,他之前一直在外从事消防车经销,看中官塘地理优势好、水域面积大、群众矛盾少,2019年将公司落户官塘村村,官塘村“两委”最大限度帮助他争取产业政策,协调土地流转,现在他的虾稻基地已经发展到1100多亩。最近申请到了水产恒温育苗大棚和智慧渔业培训基地项目,把水产生态养殖做大做强。

良荐河小流域内山林、田地、水域、村庄分别占比40%、42%、7%、11%,整体呈现“四分山林四分田,一村一水嵌中间”的态势。流域内农地有71km²,占小流域范围的81%,耕地和辽阔的水域面积造就了鱼米之乡,被当地誉为“长乐园”。

产业兴,百业旺。阳新县陶港镇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农民用土地、资金和劳力入股产业基地、村两委注资分红、农户参与得利等方法,发展“稻—虾—甲鱼”共生基地1300亩,水果采摘园120亩、有机蔬菜620亩、龙虾养殖基地120亩、花卉苗木基地1200亩。在基地里,农民既可以打工挣钱,又可以收取租金和分红,真正实现“一地多赢”。(罗臻 陈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