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张子文

编辑 |张子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关键在于如何在有限的时光里绽放光彩。

有人选择平淡,有人却偏偏要拼搏一生。

王德顺就是这样一位传奇老人,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仍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真正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梦想的种子:艺术的熏陶

王德顺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沈阳,家中兄弟姐妹共九个,排行老二。

物质条件的匮乏并没有阻挡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每当父母周末带他去电影院,银幕上光影交错的世界总能带给他无限遐想。

这或许就是日后他投身表演艺术的缘起。

那个年代,沈阳还谈不上有什么专业的艺术氛围,更没有表演专业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王德顺却在内心悄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银幕上那些光彩照人的演员一样,在舞台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

高中毕业后,为了生计,王德顺做过售票员,也当过电工。

但内心深处,他始终对艺术怀有一腔热忱。

工人文化宫开设的朗诵、声乐、舞蹈和话剧班,成了他追寻梦想的地方。

工作之余,他报名参加了好几个班,技多不压身,台上台下的演出经验,为他日后的表演生涯打下了扎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有机会接受艺术的熏陶,已属难能可贵。

王德顺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他深知,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未来的舞台上,绽放得更加耀眼夺目。

荣光与挫折:十年话剧人生

在话剧团,王德顺倾情演绎了十年光阴。

那时的他,爱上了一个叫赵爱娟的姑娘。

两人因戏结缘,因爱相守,喜结连理,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夫妻俩相濡以沫,同甘共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舞台上,王德顺是个说话声音洪亮、台风稳健的演员,深受观众喜爱;在生活中,他是个体贴入微的丈夫,一个慈爱宽厚的父亲。

然而,在那个年代,艺术家的生活并不富裕,为了维持家用,王德顺和妻子需要省吃俭用,日子虽然清贫,却格外温馨。

然而,荣光背后,王德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

为了塑造角色,他曾在排练时摔断了手,躺在医院里,望着惨白的天花板发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爱娟得知他受伤,放下手头的一切,来到医院悉心照料,相互扶持的爱情让彼此更添动力。

王德顺深知,在舞台上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的磨砺和汗水。

他常常感慨,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舞台就是他的人生,而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戏呢?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在王德顺40多岁时,一场大病击垮了他的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出患有心脏病和精神疾病的他,被医生勒令离开深爱的舞台。

离开话剧团的日子,王德顺陷入了低谷,仿佛梦想破碎,茫然无措。

他不甘心就此谢幕,可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将他打入谷底。

那段日子,王德顺常常一个人对着墙发呆,思绪万千,不知前路何方。

是赵爱娟不离不弃的爱,支撑着他走出阴霾,重新燃起对艺术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绝处逢生:哑剧舞台再启程

然而,王德顺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在休养期间,他偶然接触到哑剧表演,看到了新的希望。

这种不用言语,完全依靠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达的艺术形式,对他而言是个全新的挑战,但他决心一试。

毕竟,表演就是他的生命,他不能想象没有舞台的日子该如何度过。

尽管年事已高,但王德顺仍然决定重新启程,去征服另一个艺术的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哑剧舞台上,再创辉煌。

王德顺深知,在这个行当里,必须有过硬的身体素质。

50岁的他第一次走进健身房,和年轻人一起挥汗如雨。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的他,身材健硕,腹肌分明。

妻子抚摸着他坚实的肌肉,不禁赞叹。

常人或许难以想象,一个古稀老人,是如何坚持高强度的训练,一点点雕琢出令人惊叹的好身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对王德顺而言,这只是通往梦想的必经之路。

他常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到终点绝不放弃。

他要用自己的毅力,向世人证明,梦想,永远都不嫌晚。

孤身北漂:追梦哑剧在燕京

49岁那年,王德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北上追梦。

对一个将近知天命之年的人来说,这着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妻子担心他年事已高,不愿他再这般折腾,但王德顺心意已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妻子还是选择了支持,夫妻二人一同北上。

那一刻,他们就像初出茅庐的青年,背井离乡,踏上追逐梦想的旅程。

这个决定,注定将改写他们的余生。

在那个年代,北漂可谓是件不折不扣的冒险,但王德顺的心中,只有对艺术的赤诚与執著。

他深信,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终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到北京,王德顺和妻子过得相当拮据。

没人认识他,哑剧的观众寥寥无几,生活的重担一度让王德顺喘不过气来。

为了吸引观众,他更加投入地练习,每天健身两小时,用最佳的状态面对观众。

那段日子,夫妻俩经常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一个简陋的出租屋,一台老旧的电磁炉,几个简单的厨具,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

但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王德顺也从未想过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常对妻子说,苦尽甘来,终会有欣慰收获的一天。

而赵爱娟,则是他最坚强的后盾,默默支持他追逐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德顺的哑剧渐渐有了名气,甚至登上了国际哑剧节的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哑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那一刻,王德顺热泪盈眶。

他深知,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是无数次的碰壁与坚持。

他感激命运给了他第二次机会,让他能够在哑剧舞台上,再放异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艺术不灭的热爱,和妻子无条件的支持与爱。

那一刻,所有的苦难都化为了甘甜,所有的汗水都成了喜悦的泪水。

晚年不悔:老当益壮乐逍遥

60岁学骑马,78岁骑重型摩托,85岁学开飞机……王德顺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老当益壮"的真谛。

2015年,时年88岁的他,受邀走上中国国际时装周的T台,以一身健硕的肌肉和超越年龄的气质,征服全场,被誉为"最帅大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下的观众,无不为他的魅力所折服。

人们难以相信,这样一位耄耋老人,竟然能如此优雅、从容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但王德顺却淡然一笑,他常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开启新的篇章。

他就是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梦想,永远都值得去追逐。

闲暇之余,王德顺和妻子的恩爱依旧,旅行时要一同分享路边摊的小吃,共骑一辆单车去看风景……岁月从不败美人,只会让爱情更加醇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外人眼里,他们就像是神仙眷侣,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们始终手牵手,一路前行。

这样的爱情,不正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吗?

王德顺常说,人生最大的幸运,不是拥有功成名就,而是拥有一个懂你、爱你、支持你的伴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这样的爱情,再大的困难也不足为惧,再长的路也不会感到孤单。

结语:

王德顺的人生,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励志史诗。

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他走过了艰难坎坷,也收获了掌声与鲜花。

舞台之上,他用艺术感染观众;舞台之下,他用爱温暖身边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本就是一场戏,每个人都注定要谢幕。

但正如王德顺所言,只要我们曾努力奋斗过、真心爱过,就不会留下遗憾。

让我们以他为榜样,勇敢追梦,用爱和激情点亮自己的人生,

在有限的时日里,活出无限的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